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8条指标“兜底线”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向困难群体倾斜的多项政策措施引人注目。
一些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报告时表示,至少有8个方面的硬指标,为困难群体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彰显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总体指向。
CPI 涨幅控制在3.5%左右,让百姓心里踏实
【报告要点】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委员点评】全国政协委员黄泽民:今年将CPI目标设置在3.5%是比较合理的,既考虑到前一年物价翘尾的因素,又能给资源能源价格调整预留一定的空间。老百姓对物价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大的“踏实”。物价稳,则民心稳;民心稳,则国家稳。
改危房、修公路、喝上干净水,让农村短板不再短
【报告要点】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刘嘉坤:相比城市,农村基础设施还很差、困难群体还很多。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也说明建设“美丽乡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潜力和希望也在农村。危房改造、修公路、解决饮水安全,都是在弥补农村发展的短板。
脱贫千万人以上,让贫困不再代代相传
【报告要点】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委员点评】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有近1亿扶贫对象,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还存在减贫动力不足、扶贫资源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很及时,很有针对性,关键要落到实处,啃下扶贫“硬骨头”,让更多贫困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报告要点】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何健:过去几年,房价的持续高涨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尤其对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心态产生较大冲击。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市场,但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却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既可增加房源供给,促进住房市场结构合理化,又可平衡中低收入人群心态,维护社会公平。
贫困农村大学生再增一成,让“寒门”不“难出贵子”
【报告要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
【委员点评】全国政协委员王康:这两年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寒门难出贵子”,针对的就是名牌高校里来自农村的生源减少的现象。教育公平的背后,关联的是机会公平、社会公平;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化,是每一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提出了教育均衡化的努力方向,还设定了一个10%的硬杠杠,体现了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
【报告要点】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任永昌: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就业既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这样实实在在的目标,体现了保民生、稳民心的坚定决心。
提高城乡低保水平,让困难群体都有“保命钱”
【报告要点】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侯晓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现代社会之本。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困难群体社保问题的关切,体现了“让更多人共享改革成果”的指向。完整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设立的国民安全网,这张安全网在深化改革即将涉险滩、破藩篱的关键时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提标准、沉资源,让更多基层百姓看得起病
【报告要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覆盖农村5亿人口。
【代表点评】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这两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有了很大缓解,但是医保补助标准还不算高,医疗资源配置也不平衡。在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还有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提一沉”的法子,提高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基层下沉,这将让更多基层百姓受益。(“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侯大伟、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