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爱与责任伴他同行——记全国师德标兵、四川师大教授黄尚军
编者按:2013年11月21日,《教育导报》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全国师德标兵、我校文学院黄尚军教授的先进事迹,全文如下(原文网址: http://jydb.newssc.org/html/2013-11/21/node_263.htm #):
“孩子们都是学生,不听话了要管,还要为他们多提供机会,孩子们都是很可爱的,他们是我的动力。”黄尚军老师经常这样对自己说。他常对周围的人提及自己的老师,不仅给了自己知识,还给了自己像知识一样重要的做人的道理。他说老师敬业、爱生的精神一直感染、激励着他,引导他像老师一样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学生和民俗学事业。
薪火相传中践行德高为师
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享誉全国的师德标兵,黄尚军教书育人的经历,也是将当年关爱他的老师们的精神传承和发扬的过程。
44年前,黄尚军的初中老师晏正渊先生,是一位早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在教他的三年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晏老都与他同路上下学。夏天,看他赤脚过马路,便用微薄的工资给他买新鞋;冬天,拉着他因剥花生、挑柴禾棍而龟裂的小手,塞给他交学费的钱。
1980年,黄尚军退伍后回到成都,在盐道街小学参加俄语补习班,师从著名翻译家四川大学外语系教授赵德育。赵老十分器重这个老是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学生。后来,还主动叫他们到家里补课,从未收取任何费用。
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导师向熹教授曾对语重心长地说:“尚军啊,我们中华民族还是需要有几条脊梁骨。”这句话一直铭刻在他的心中。
正是求学道路上遇到的这些好老师,让黄尚军不仅收获了丰盈的知识,还收获了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做人道理。恩师们留存在他脑中的“敬业”“爱生”等细节一直感染、激励着他,引导他把这种爱心无私传递给学生。
几十年来,黄尚军在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田野调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巴蜀方言与民俗》、《古代汉语》等约十门课程。为了让每堂课既内容充实,又生动活泼,黄尚军每门课都认真备课,写下了一百万多字的讲义。他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田野调查资料,融入课件,把采风中体悟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同学们分享,力争课堂生动、形象、感人。
黄尚军知道,除了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外,还应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年来,他参加指导了许多学生科研创新论文,常常把写论文的同学叫到家里,手把手教他们查资料、写提纲。很多同学在他家一待就是一整天,并亲自给学生做饭。
黄尚军的家距学校较远,为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毕业论文,有一学年,他干脆搬到学校研究生楼,与弟子同吃同住三个月,以至于门卫都把他当成了一名在读的“老博士”。凡他经手的论文,至少通改三遍以上,满篇见红。
任教数十年来,黄尚军指导的学生有硕士生、本科生,还是成教生、自考生;无论是直接指导的学生,还是前来请教的学生,他都一视同仁,从不推诿,有问必答。
2008年底,距离过年还有四天。一名自考生带上论文初稿找他指导。该生的论文写的是家乡婚俗习惯。黄尚军敏感地意识到当地传统婚俗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但这名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却很粗疏。第二天上午,他就和这位学生到了两百公里外的学生老家,手把手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直到大年三十上午,才回到成都。后来,这名学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另一名因病手脚不灵便的学生,每次找黄尚军指导论文,他都不让学生奔波,而是说:“你在楼下等着,我马上下来。”该学生在论文后记中这样写到:黄老师是我接触到的最严格负责的导师。跟随他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民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治学和为人方面深受启发。大到做学问的道理,小到“到学校后给我发条短信报平安”之类细微的关切,都深深感动着我,感染着我。
近5年来,黄尚军指导了本科生科研创新15个项目,其中重点项目4个,被学校评为优秀的有12个,其中1个获得全校文科第1名。
爱与责任中努力教书育人
不仅对学生严格要求,黄尚军本人在治学上也是出了名的勤奋敬业。近20年来,他节衣缩食,先后投入数十万元,在巴蜀各地采风调查,走访了上千人,摄下了60000余幅四川民俗类照片,录下了1000余小时的四川方言磁带及摄像带。
他常常天不亮就出发,到现场工作一两天,再精疲力竭回到成都,次日照常上班。他在泥泞满地的农家院坝吃过白事九碗(丧席),在刚收割了小麦的地里尝过九大碗(喜宴);在邛崃山顶农家谷草铺就的床上被穿房而过的寒风惊醒过,也曾不经意在丹棱竹林中累得躺在一堆牛粪旁,被几只牛苍蝇儿扰得不能成眠。
由于长期伏案,黄尚军动过椎间盘手术,手术后,他穿着钢背心仍然坚持田野调查和研究。2010年4月一天晚上,正在给班上学生上课的黄尚军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全班学生都劝他休息,一位学生还飞奔买来了速效救心丸。离下课还有二十多分钟,他实在坚持不住了,豆大的汗水从脑门上滴下来,学生们一路把他送到了医院。担心学生回去晚,他又挣扎着挥手“赶”学生回校。
黄尚军对学术的执着与“拼命”也深深影响并感动着他的学生。一位经受病痛折磨的大一学生,在听了黄尚军的课后,专门给他写来信表达敬佩之情:“您坚强乐观的品质和对执着的追求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上了您的课,我无形中又增添了对抗病痛的勇气和继续追求的信念,谢谢您!”
一名成教生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到:您没有用和别人一样的眼光看待我们!谢谢您在我们最无助最迷失方向的时候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黄尚军一直秉承这样的信念———每个人都有他成才的基本条件和才学。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全在他对事业的执著和对知识的渴求。
黄尚军的汗水没有白费,他指导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曾为志,因为在学术成果突出,从江油师范学院调到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现在已是四川省研究客家方言与民俗的专家。2005级硕士研究生刘良军,毕业后到新都香城中学任教,仅半年时间,就当上了该校的党支部书记兼办公室主任。而2006级硕士研究生董红明,在校期间就在全国语言学权威核心期刊《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论文,也因其踏实、勤奋的好学精神和优秀的人品被广元市利川区政府宣传中心和四川民族学院中文系相中。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李国太,又被四川民族学院相中,同时又考上了四川大学的博士。
点滴生活中做到身正为范
黄尚军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学生做人。他告诫学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要在学习中不畏艰难,追求上进。
从细节入手成为他教导学生的方法。黄尚军经常留学生在家里吃饭,而饭后洗碗时,他都要让学生洗碗后再用干布擦一遍碗,他说“出租屋内很潮湿,处处不留水渍才能保证东西不发霉”。借此,他也要求学生秉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妥帖处理生活、学习中的每件小事。
无论在科研还是在教学上,黄尚军都给学生们做好表率。大三学生杨杰,曾跟随他深入山村考察,吃住在当地人家。调研之余,他发现黄尚军老师会主动关心这家孩子受教育的情况,还会帮他们洗碗、做家务。
黄尚军注重细节、行为世范的品质让四川师范大学食堂收餐盘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因为每次送餐盘时,他都会向他们问个好、行个礼,用自身的行为教育着学生尊重身边每个人。
黄尚军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化作对学生的关爱。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灌输做人的道理,还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温暖他们。
2007年中秋节,黄尚军在学校举办了“中秋朗月”诗歌朗诵会,他自掏腰包,给300多位同学每人准备了一份月饼;
2008年“5.12”大地震中,他带的一名研究生在绵阳房屋受损严重。该生年龄较大,妻子在家务农,家庭经济拮据。得知这个情况后,他拿出2000元,让学生回家维修房子;
2008年一个寒冬的深夜,一名研究生不慎在寝室摔倒,他和妻子闻讯急忙赶到学校,带着学生去医院医治直至深夜。第二天,还亲自为学生熬了一锅鲜鱼汤,送到她寝室。
2009年底,甲型流感流行,黄尚军上课时,发现班上一位同学感冒厉害,咳嗽不止,便让他马上去医院。第二天上午,他买了一箱牛奶、点心和水果去寝室看望,发现学生高烧未退,又急忙带学生上医院看病。
多年来,得到黄尚军贴心关怀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为了更好指导学生,他在学校租了一间小房,常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与十多位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手把手教他们做科研论文,亲自为学生做饭,以至于邻居以为他是专门给学生做饭赚生活费的“保姆”。
“孩子们都还小,不听话了要管,还要为他们多提供机会,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是我工作的动力。”黄尚军说,他毕生研究的婚嫁祭祀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对人心灵的探究;也因为熏陶在四川师范大学这个众多优秀教师的大集体里,他才能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他会继续高擎“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使命的火炬,像其他兢兢业业的老师一样,积极投身教学、科研中,为莘莘学子传递更多知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