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刻录芦山的重生

20.04.2014  16:01

4月18日,在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阳坪新村,建筑工人正在加紧修建新房,力争在7月前完工。何海洋 摄

去年今日,发生在雅安市芦山县的7级强烈地震,让国人揪心。“雅安挺住”、“天佑芦山”传递无疆大爱。今年此时,历经365个“白加黑”、“5+2”昼夜不舍的重建,芦山于破碎中新生,在坚强中崛起。一个又一个奇迹,是由人来创造、完成的;一个又一个新家园的图景,是靠人们心手相连、互帮互助从纸上变成了现实。记录他们,记录他们的思想情感,为芦山的这一年做好标记,这是本报选择12位月度人物的初衷,也是对他们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的敬礼!

2013年4月

那次挺进 是一辈子的回忆

  ——记宝兴县大溪乡政府安全生产办公室工作人员毕伟

□本报记者 游飞

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天”,毕伟回忆起一年前的今天——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宝兴县受灾严重,大量伤员需要医疗救助,可整个宝兴县通讯、交通全部中断,灾情无法送出。宝兴人急,县外为宝兴担忧的人更急。

告急!告急!宝兴县城、灵关镇、大溪乡100%房屋受损,全县食品仅能维持两天,急需医疗救助和大量物资。犹如“孤岛”的宝兴,如何将灾情送出去?

指挥部经过短暂商议,将受灾信息用防水的油纸袋装好,把送灾情出去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曾经在部队当过兵的毕伟和两位公安干警。

余震不断,道路被中断,靠近路边的河道上,都不断有飞石落下,怎么办?

走水路。

在大溪乡罗家村一组,村民找来了两条宽1.5米、长5米的木船。当日,河水湍急,河内乱石遍布,四名有经验的村民十分小心,在河道上左避右让。可走了不到3公里,因水流太急,小船实在无法前行。此时的毕伟也顾不上危险,和两名公安干警爬到岸边,硬是冒着飞石,徒步四个多小时,第一时间将灾情信息送到了位于芦山县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收到灾情后,总指挥部安排了四百多人的医疗和特警队,在毕伟的带领下,经天全县徒步,于第二天凌晨五点,成功挺进宝兴。

如今,毕伟在灾后重建中负责联系大溪乡罗家村。罗家村农房全部受损,灾后重建任务很重,毕伟随时要协调各种矛盾,还要帮助村民们解决重建中的许多困难,很多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地震带给乡亲们这么大的伤害,他们搞重建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受这点苦不算啥。”毕伟说。

  2013年5月

带着对妈妈的思念生活

——记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护士张艺川

  □本报记者 陈岩 游飞

4月11日,阴历三月十二,是张艺川23岁的生日。她像往常一样在宝盛乡卫生所忙碌着,只有爸爸打了个电话说生日快乐,并没有其他特殊安排,“不愿过生日,怕勾起伤心事。

去年张艺川的生日换算成阳历是4月21日,而就在生日的前一天,妈妈在地震中不幸离世。

地震发生时,张艺川是芦山县医院的实习护士,正在外科病房值班。随着大量伤员被送到医院。忙碌之中,张艺川收到了妈妈的噩耗。她迅速回到龙门乡隆兴村的家中。看到妈妈躺在路边,身上盖着一块布,张艺川才意识到:妈妈不在了。

守在妈妈身边仅十几分钟,张艺川咬咬牙,决定赶回医院。在路边拦下一辆面包车,奔回医院,张艺川继续投入伤员的救助中。

震后不久,5月,张艺川受邀到北京参加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这是张艺川第二次出四川。

11月,张艺川报考公务员,没想到竟考上了。但思来想去,她还是放弃了,“还是想当护士。”今年1月,张艺川通过考试正式成为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护士。

采访间,有人打电话来约她参加“4·20”一周年的活动,张艺川推辞了,“没得空。”然后转过身来对记者说,“妈妈的祭日,要回家里跟爸爸妹妹一起去烧纸。

如果妈妈在,会有什么愿望?张艺川觉得妈妈会希望她有个男友。其实自己也想结婚了,在卫校同寝室的7个人中5个都已经结婚或订婚。

或许,将来结婚了,你可以和老公去国外度蜜月,两个心愿放在一起达成。”记者问。张艺川咬起嘴唇,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