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的意义上把握从严治党

21.07.2015  12:14

作者:上海市社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 桑玉成

核心观点】从积极的意义上把握从严治党,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从严治党不仅仅是一种告示、一种号召,而是一种行动;不是党组织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不做这个不做那个(尽管不做这个不做那个是非常必要的),而是全党同志必须确立的那种激情和使命

消极应对从严治党举措的情形应当引起警惕

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力度日益加大,党风政风也因此而出现了一些良好的势头。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也有一些党组织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尚没有能够从积极的意义上来把握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面对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他们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应对之、“顺应之”,甚至是无奈的“服从之”。在这样的态势下,抱持的一个基本态度就是:你们说这个事好做我就做,你们说这事情这么做我就这么做,你们说这个饭可以吃我就吃。还有一些做法也可以视为这种消极应对的情况,这些做法大致可以称为“超要求办、加力度干、做给你看”,你说不能滥发津贴和物品,他就把职工应有的福利也砍了;你说不能公款吃喝,他就连开个研讨会什么的茶歇小点也不放了;你们在查处公职人员公款聚会问题,他们立马把公职人员子女的婚宴也给搅了;你们禁止公职人员出入高级会所,他就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了大中小学的教师等等,表现出一种“越极端越革命”的“气概”。

一些党组织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有如此之消极应对情形,是他们对于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尚缺乏必要的认识,那种“权宜之计”、“过渡性举措”的认知还占主导地位;同时,他们也没有真正理解从严治党所面临的特定背景和意义,没有真正理解从严治党常态化的内在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笔者认为,这种消极应对性的态度对待从严治党的举措,离党中央关于从严治党的要求相去甚远,因而也难以真正地达到从严治党的目标。

重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是当务之急

我们今天强调从严治党,首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作出了部署。一个法治国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这是摆在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和重大考验。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双百愿景”,即到建党一百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两个“百年”,离当下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余地,中国共产党人既然已经向全国人民作出了承诺和部署,就必须沿着这样的目标前进。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这样的双百愿景能够实现吗?还必须看到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之严重程度,已经给这个党的形象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其作为执政党的公信力、认同度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卧薪尝胆,痛定思痛,通过我们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积极努力,来重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无疑是当下我们党的建设的当务之急。

由此看来,从严治党在其本质上并不仅仅是“高压线”、“笼子”等等禁止性的概念,更不仅仅是那种“你说咋办就咋办”的要求,其背后寄托着历史的责任、民族的使命和人民的期待,关涉到我们这个党能不能长期执政、稳定执政的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