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从实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样板间”

06.09.2016  06:34

 

2012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特点和规律,全面落实各方责任,积极打造“工作体系健全、监管责任落实、条件保障到位、机制制度完善、监管措施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样板。目前,成都、广元、南充、广安、巴中等5个市和金堂县等72个县(市、区)被省政府认定命名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县)。

      “以省级监管示范市(县)创建为抓手,健全考核制度,落实监管机制制度,推进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升级上台阶。”四川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强调说。

机制+指标+服务 考核体系从严

做好顶层设计:2012年创建之初,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首长统筹、分管领导主抓”的工作机制。省政府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建立严格的监管示范县考核认定标准,让这根“指挥棒”立起来、落下去,统领全省创建工作,衡量创建成效。

      完善指标体系:2014年,省级农业、发改、财政、食药部门联合制发管理办法,建立综合考核和动态管理体系,考核内容以责任落实、条件保障、工作体系健全为核心,以日常监管工作内容为基础,以治理机制创新为要领,省级考核范围覆盖县域50%以上乡镇。

      搞好指导服务:四川省农业厅统筹力量,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思路,由厅领导和处级干部分片包干抓指导,深度推进创建工作。

      产地监控+标准化+品牌化 安全生产从实

      推进产地环境监控:我省将监管示范县及创建县全部纳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范围,全省共布点8万余个,已摸清污染底数,为农产品禁产区划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各地制定农产品产地污染防治及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规划,落实管理措施,推行循环农业,加强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综合利用。

      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落实生产者第一责任,建立质量安全内控制度,主要生产主体基本建立生产记录档案。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示范县主要生产基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技术面积达到6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肥应用面积达到80%以上。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示范县实行农业品牌战略,现有品牌2372个,占全省45.02%。建立认证登记、标志使用等奖励政策,对每个获证产品给予0.5-20万元不等的奖励。实行农业品牌专卖店销售策略,示范县已建成并运营专销区(柜)、放心店257个。

      网格化管理+质量监测+产地准出+质量追溯 监管措施从严

      严格网格管理:搭建网格化监管大平台,推行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广元市试点运行市级网格化平台,初显成效。其它示范县均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将监管对象精准纳入监管责任范围。

      严格产品监测:省级对主要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实施质量安全常态监测。各示范县建立本级抽检制度,监测范围覆盖当地主要农产品,每县年均定性抽检1.9万个样品。

      严格产地准出: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生产主体在自检或委托检测基础上,对合格产品出具产地证明,乡镇核实准出信息,县级开展监督抽检。示范县均落实产地准出检测补助,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均执行产地准出,严把食品安全的源头。

      严格追溯管理:省农业厅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行主体备案、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追溯管理。该系统已延伸至135个县,覆盖935家主要企业、4151个产品,其中示范县纳入县级追溯信息管理的企业638家,追溯产品2353个。

      考核程序+技术核查+综合评审 考核认定从严

      严格考核程序:实行县级政府自主创建、自愿申请,市(州)政府初审推荐,专家技术核查和省级综合评审的考核认定程序,用严格的考评程序和方法,引领各地高质量落实工作措施。

      严格技术核查:技术核查工作由省级组织实施,严格比照《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考核认定与动态管理办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考核省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对存在问题必须整改,整改不到位不予通过,坚决杜绝“滥竽充数”。

      严格综合评审:省农业厅每年底会同省级发改、财政、食药部门,对通过技术核查的创建县监管工作成果,遵循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全面、综合评判,确保创建质量达到要求。

自查自评+资格复审 动态管理从严

      严格自查自评:省级对已授牌县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督查其工作情况,由当地农业部门牵头总结并向四川省农业厅报送年度自评报告,推动示范县持之以恒保持、深化建设成果,着力将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打造成“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

      严格资格复审:省级每三年对监管示范县进行一次资格复审,严格按照程序和示范县要求实施现场考核,符合认定条件和标准的才能保留称号,不符合的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由省政府摘牌,做到“宁缺毋滥”。

      组织领导+监管队伍+经费保障三到位 保障从实

      组织领导到位:县级政府主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整合农业、食药等相关部门以及乡镇、村社监管力量共同抓,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经过几年建设,有效调动基层政府能动性,成功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部门行为向政府主导转变,所有示范县将监管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机构人员到位: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作为关键项列入创建范畴,督促县级健全县、乡、村工作队伍。目前,示范县全部成立专门监管、检测、执法机构,分别有专职人员160人、360人、432人,并健全了乡镇、村级监管员队伍,分别有4320人、19672人。

      资金保障到位:各级政府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将监管、检测、执法工作经费足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成都市平均每个示范县安排工作经费218万元,苍溪县2016年安排经费达到254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向创建县倾斜,对考核合格的创建县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