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第一秒,就将眼光对准全球”

05.05.2015  11:01

在中美企业创新中心(西部中心)挂牌仪式上,专家建议——

□本报记者 张岚

中国西部创新“因子”最为活跃的区域,在来自全球创新“策源地”的人们眼中,是怎样的?

4月25日,“创业天府拥抱全球”国际创新创业对话会,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举行,探讨创新创业时代西部创业者的机遇,以及如何准确快速地对接国际资源和资本。

从全球用户角度去思考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感觉跟在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周边,没有什么区别。”这是美中合作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李建生,登台讲的第一句话。

的确,在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的蓉创茶馆,台下坐满来自各个领域的高科技创业者,热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的项目有没有前景,什么样的项目比较容易受到资本的垂青……这样的场景,与美国高校云集、创新点子频出的波士顿地区何其相似。

但即使认为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基础好、氛围好,李建生仍然建议,西部的创业者,眼界一定要放得更宽,而且要从确定创业项目的第一秒钟就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创业也必然是全球化的。”在他看来,全球化就意味着,你在创业项目的选择、技术路线的选择上,都要在全球范围内来进行比较和甄别,“千万不要当你奋斗了半天,才发现早就有人在做一模一样的事情。

他建议,创业者在做每一个产品的时候,都要尽量从全球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产品,美国人有没有可能使用,欧洲人有没有可能使用,如果海外有市场的话,在研发阶段有哪些是还可以调整的……

此外,“放眼全球”的内容,还包括融资——“为什么不能找机会对接华尔街的投资者呢。

在他看来,每天全世界都有不计其数的资金涌向华尔街,华尔街的人也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寻找项目,“创业者千万不要因为远,就觉得必然难。

学会依靠专业机构

在一个创新技术和想法诞生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进入市场的问题,而这可能是刚开始创业的人们并不熟悉的领域。在当天的提问环节,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围绕如何推介项目,如何寻找投资,甚至如何准确估值等。

对此,上海杨浦创业中心主任谢吉华的建议非常明确:一定要依靠专家和专业机构,“只有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对接,才能真正搞清楚市场的需求。

李建生的看法与此一致。他在发言时表示,创业的大忌,是创业者过分“沉浸”于自己的项目,没有市场的思维。“就像每一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好一样的,创业者也很难看到自己项目的问题。”而专业的咨询机构或者平台机构,则会帮助创业者厘清市场的大势、投资者的心理,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者创业的效率。

目前,已有这样的机构和平台,可以帮助西部的创业者,对接全球资源。

4月25日当天,就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中美企业创新中心(西部中心)正式挂牌,将搭建中美技术、资本、市场互动的转化平台。在中美企业创新中心的“跨国链”之中,一个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全球项目库”正在加速构建。

依托北京瀚海、上海杨浦、成都新谷等国内三家孵化器及其资源,通过种子投资基金,国内资本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波士顿技术创新源头,真正实现早期介入具有“颠覆性”创新的项目与团队。

而在这个跨境“项目库”里,首批转化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对接阶段。纽约城市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博士团队的“图像感测面板”、波士顿大学“云端老人安养中心资讯管理系统”、布兰迪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水产养殖水下机器人”等一批高校创业项目,都已进入“全球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