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交会看现代农业新支点

15.11.2015  10:48

  叫得出名字,看得见安全,防得了风险

   从农交会看现代农业新支点  

  一边品尝色香味俱佳的各类农产品,一边掏出手机扫描查询、一键式购买,这个场景在福州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随处可见。许多农产品被授予了公共品牌,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变得透明,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助力现代农业……站在“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交接的门口,我们透过农交会的一个个新变化,看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新支点”,感受着现代农业整装再发的澎湃动力。

   支点一:“品牌+农业

   拓展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提高附加值,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支撑  

  “这是农垦公共品牌的首次亮相,‘良品生活,源自农垦’就是我们的品牌理念。”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法军说。在农交会中国农垦馆,来自全国15个垦区、130家龙头企业的66个展位和工作人员着装都打上了统一的标识——“中国农垦”。

  “产品经检验合格,请放心使用”,掏出手机扫一下蜜桔包装上的二维码,种植基地、收购和加工责任人、检测机构等信息立即显现。农垦生产的上千种安全优质农产品中,大部分拥有质量追溯标识,消费者可以查询农产品的生产履历。

  “早在2014年,农垦就开始谋划以‘资源、科技、资本、品牌’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打造‘中国农垦’品牌架构体系和运营模式,力争将‘中国农垦’打造成国家农产品公共品牌。”孙法军说。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  各垦区加大公共品牌建设力度,涌现出“北大荒”“首农”“苏垦”“皖垦”等一批响亮的公共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母子品牌良性互动的格局。

  在名优果品展馆,山东的烟台苹果、江西的赣南脐橙、新疆的吐鲁番葡萄等为人熟知的地方特色水果,汇集成一场果品盛宴:近百家客商和参加推介的生产企业直接对接,边吃边品、边品边谈。展会期间,还发布了来自河北、云南、新疆等22省区的50个果品区域公共品牌,并设立专门展区进行推介。

  农交会上首次设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29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9家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全部参展,成为一大亮点。29家台湾农民创业园与电商平台“本来生活网”签署了台创园农产品网上展示销售项目合作协议,并启动了上线活动。

  “品牌农业成为拓展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抓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支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业部将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隆重推介、站台助力,助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

   支点二:“互联网+农业

   正在改变农业生产和经营业态,释放现代农业新活力  

  一面由装有各种中药材的玻璃盒子砌成的墙格外显眼。在“互联网+农业”为主题的展区,展架上600多个常用中药材品种、上千个电子交易规格标准都可以微信扫码查询。“我们从原产地选货,不仅减少流通环节产生价格优势,而且产品规格等级、名称、定义都有严格的要求。”成都农业电商企业——中药材天地网董事长龙兴超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中药材因自然属性、规格等级呈现多样化特点,供需双方要依靠形状、颜色、气味等物理特征,通过现场看货才能完成交易。”龙兴超介绍,天地网发布实施国内首个“中药材商品电子交易规格标准”,解决了中药材电子交易的瓶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也是对“互联网+农业”的探索。

  目前该网站在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及产地设立了16家分支机构,800余个信息采集点。去年在线交易额超过5亿元,撮合交易总额150亿元。首批投入应用的标准包括200个常用中药材品种的1000多个细分产品规格。到2016年底,将扩大到1200个常用中药材品种的5000多个产品规格。

  “这个平台利用‘北斗+GPS’双定位,能够对农机的油耗和工作状况实时监测,另外通过后台农户能对农机耕作效果打分。”在上海展区,这个“智慧大脑”——农机综合指挥调度服务平台能指挥调度300多辆农机进行耕作。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展会上的二维码构成了一道道“风景线”。

  “201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农业电子商务正在形成跨区域电商平台与本地电商平台共同发展、东中西部竞相迸发、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互动的发展格局。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说。

  “互联网+农业”正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业态,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活力。屈冬玉表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要重点突破,在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方面着力。农交会期间,农业部信息中心联合全国31家省级农业信息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农业信息化联盟,目前申请加盟的单位达2561家,加盟人数突破6万人,将建立政产学研沟通、交流、协同工作机制,驱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

   支点三:“金融+农业”  

  推进资本市场服务现代农业,金融支农成为现代农业新保障  

  在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更多资金支持的时候,资本市场进一步服务现代农业,正当其时。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证监会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服务现代农业。今年以来,共有11家农业企业成功实现IPO、再融资,还有农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49只,共融资247.8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农产品期货品种已达21个,其交易量和持仓量占期货市场总交易量和总持仓量的比例分别为31.4%和44.2%。

  创新机制,金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资金支持。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上市、再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方式融资,做大做强。稳步推进农产品期权市场试点工作,为涉农企业提供新型避险工具。积极支持、稳步扩大“期货+保险”风险管理模式,促进“粮食银行”发展。进一步增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服务“三农”的实力。期权是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上成熟的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证监会将按照服务“三农”、加强监管和严控风险的指导思想推进农产品期权市场建设和发展。

  保险支农,为现代农业发展规避风险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十三届农交会上,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农业保险资质的中外合资财产保险公司,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受到了广泛关注。2014年,公司农业保险规模占保费总规模近七成,为近500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农业保险为重点发展方向,业务范围涵盖森林、种植和养殖三大领域。除了对农产品本身的保险以外,中航安盟还开发了农业机械保险、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村社会治安保险等涉农类商业保险产品,从多个维度为“三农”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公司经营范围已覆盖四川、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

  “金融助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将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重大战略机遇,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屈冬玉表示,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拓展金融支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金融资源和服务继续向“三农”倾斜,实现金融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他建议继续拓展金融支农的广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这一现代生产要素全面渗透到农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继续拓展金融支农的深度,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价格保险等重点领域创新,构筑农民收入安全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