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答卷到量体裁衣的转变
凉山推进干部差异化考核结构化选配
“明明条件和别人不一样,还非要考核一样的指标,这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因前几年拉通排名,凉山州西昌市兴胜乡党委书记杨正伟曾苦不堪言。去年以来,随着凉山州改变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方式,杨正伟的抱怨消失了,“养鸡的和养鸡的比,种地的和种地的比,大家积极性高涨。”
变革为何催生积极性?凉山州的干部已形成共识:推行分区域差异化考核、结构化选配、月考年评纪实式评价干部方式,实现干部考核评价从一张答卷到量体裁衣的转变,使得考核评价有据可查而不是凭印象打分。
差异化考核
摒弃“一锅煮、一刀切”
凉山既有领先发展的地区,也有次级突破的地区,还有面临底部崛起任务的木里藏区。只有分区域实行差异化考核,才能科学评判干部实绩,让被考核者心服口服。在多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凉山把17个市县划为安宁河流域、大凉山彝区和木里藏区3个类别,130余个州级部门细化为6大类别。
针对各类别分别制定标准,确定考核指标,有的侧重“两化”互动,有的侧重扶贫攻坚,将每个领导班子在同类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分类排名。喜德县县委书记曲木伍牛说:“过去‘一锅煮’、‘一刀切’,我们这种农业县根本不能与西昌市等州内工业强的排头兵相比。”分类考核后,根据实际,喜德县被划为大凉山彝区类别,这个类别一共有9个县,类型相同,基础差别不大。喜德县一门心思铆足劲“念山经,唱农戏”,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观光农业,“分类后,指标上不去,没理由了。”
在较早试点差异化考核的西昌市,分类对比更为直观。杨正伟说,他在基层工作已21年,过去西昌37个乡镇一张考卷答题,一把尺子量到底,他所在乡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倒着数,干部没积极性。分类考核后,兴胜乡所在二半山区及坝区乡镇类别共有14个乡镇,兴胜乡去年得了第5名。“过去没动力,是因为考核过分注重经济指标,排在我们前面一长串。现在分类排名,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社会管理、民生改善等都是考核重点,因地制宜加长长板、补齐短板就能迎头赶上。”
结构化选配
突出缺什么补什么
在凉山,因为过去农业发展快、矿业开发多、水电开发早,熟悉这方面的干部较多。但懂金融、精规划的干部不多,许多班子“功能不全”。
为解决这一问题,凉山出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差异化标准及结构模型化选配办法,对3个类别的市县领导班子和6个类别的州级部门,分别设置功能、知识、经历、年龄等10大类结构要素,并明确要求每个功能的干部最低配备职数。
昭觉县常务副县长一职去年出现空缺,如果按过去以人定岗式配备,可以考虑的干部很多,但结构模型化选配强调的是以事择人、以岗定人、人岗相适,合理发挥所长,最大限度发挥领导班子作用。按当时昭觉县班子功能结构要求,常务副县长一职需熟悉基层情况和经济工作,本地并无合适人选,最后州委比照条件在全州干部中选,曾在基层工作的州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一名干部最终入选。
为避免年龄层层递减,凉山还把年龄结构列入模型。过去一到54岁,州级部门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马上要退居二线了,难免有想法,工作主动性不强。现在组织部门明确规定,州级部门要以40—55岁为主体,其他年龄阶段也要有适当比例。
结构模型化选配办法实施后,凉山还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综合分析领导班子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领导班子及时跟进调整,有针对性地优化配置,提高干部选拔班子选配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已调整优化6个班子,选配干部118人。
月考年评 狠治庸官懒政现象
日常考核是干部管理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凉山导向鲜明:能者上庸者下。
怎样的干部上,怎样的干部下?怎样考准考实干部?凉山针对部分干部懒政不作为现象,创新性地对全州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实行“月考年评”,同时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18种情形,以评促干。“月考”为每月上旬,考评对象把个人上月工作小结按要求进行如实填报,并由上级党政领导审核签注意见。“年评”为每年年底,结合年度目标考核、述职述廉,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服务对象代表等,对被考评领导干部进行年度履职情况民主测评。
制度一出,西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丁松觉得考核干部有抓手了:“过去干部干多干少差不多,年底大家打分,全凭印象。现在你做了什么都一笔笔记着,年底考评谁优谁劣有据可依,不由你不服,再加上公开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对促进干部认真干事非常直接。”
凉山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对连续两年年度月考“差”超过3个月或年评“差”率超过30%的干部进行组织调整。上半年,凉山以“月考年评”为载体,开展治理“庸懒散奢”专项监察206次,提出整改措施115条,纠正问题76个,对14个责任单位和68名个人进行了问责,庸官懒政现象得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