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是“四个全面”的生动铺陈
今日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为了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正是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地。
今年全国两会已经圆满画上句号。对于民众来说,或许记住了代表委员的诤言直语、真知灼见,也许还捕捉了跳跃其中的花絮或佳话,人们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诸多新提法感到新鲜,也为“两高”报告反思司法不公而赞叹,还津津乐道于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的妙语如珠。
新现象凸显新气象,新气象衔接新布局,这次全国两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的首次盛会,通过两会通透而开阔的万千气象,恰能明确看出四个全面的高瞻与远图、立意与坐标。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列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列车,那么改革就是发动机,法治就是稳压器,党的领导就是火车头。“四个全面”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本次全国两会期间,无论习总书记强调,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还是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扶贫的细密计划,以及代表委员的热议与阔论,无不表达共同的心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是我们这辈人的责任,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目标。
之所以强调“全面建成”,正与制度本质有关。中国有些地方已经很富裕,但有些地方仍然贫困,最艰巨、最繁重的扶贫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为此,我们所提出的小康,正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这是承诺,更是已经开始的行动。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本届政府两年内,完成了当初提出的五年内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简政放权不是空头支票,改革看得见,改革成果更让人有直观感受。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后,每天就有上万家企业登记,比上年增加了50%。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不是剪指甲而是割腕,“壮士断腕”绝非虚妄之论。从简政放权,到户籍、医疗乃至司法等一系列改革,我们可看到改革的声势,也看到改革的深度、宽度与厚度,这些因素叠加起来,足见改革是全面深化是改革,是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改革。
今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本次人大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传递了良法善治更可期待的鲜明信号。如果稍加了解此次修改的立法法,更觉别有洞天。无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还是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无论建立开展立法协商,完善立法论证、听证、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还是加强备案审查,都清楚宣示建设法治国家已迈出坚实步伐。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专门有一段阐述如何加强人大对预算和决算的监督,再联系到新预算法的施行,也让人越来越感知法治的重量与力量。新环保法不是纸老虎,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不仅让人看到法律的刚性,还能看到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本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全面从严治党,是决心也是信心,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为了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正是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党治党靠什么?要靠党内规则、严明纪律。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就能不断实现政治生态纯正健康。
可以明亮地预期,有了“四个全面”的布局,会有更多的善政,会有更持久的改变。新的征途已经开启,出力才能出彩,尽责尽职才能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