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民生工程从群众“最盼处”做起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总人口162万,位列四川第一、全国第三,但不少群众散居在丘陵地区、偏远农村,长期受困于饮水、灌溉、燃气等问题。当地推行“全域饮水”“全域灌溉”“全域供气”“全域阵地”“全域服务”等“五个全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了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问题。
百万群众喝上“安全水”
隆冬时节,家住四川眉山市仁寿县大化镇红塔村的王淑华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而就在两年前,这里用水还全靠一口古井。
“井水不仅不干净、盐碱重,冬天有时水井干了还要去河里取水。现在山里的农民都用上了自来水,靠的是县里的‘全域饮水’工程。”王淑华说。
仁寿县境内无大江大河,年人均水资源仅为全省平均的1/4,属重度缺水地区。虽然守着一座黑龙滩水库,但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位于海拔较高的二峨山区和荣威山脉,大量农户饮用水源仍是“望天井”。2010年7月开始,仁寿投资10.6亿元,在全省丘陵区县中率先实施“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一洞五厂六线”骨干工程。
仁寿县委书记冉登祥介绍说,“一洞”就是在黑龙滩水库深水区取水并引至县城水厂的民生隧洞;“五厂”就是依托黑龙滩水库和都江堰东风渠优质水源,配套建设2个控制性水处理厂和3个区域性水处理厂;“六线”则是指分片布局辐射全域的220多公里长的6条主输水管线。
民生工程从群众“最盼处”做起
与饮水一样,灌溉问题也是丘陵地区群众最盼望解决的。仁寿县水务局局长苏海清说,为实现“全域灌溉”,仁寿县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病险水库整治和河道防洪治理、水质保护和水土保持建设等工作。
今年以来,四川省仁寿县围绕“再造一个黑龙滩”的核心目标,以建设“蓄引提拦,库塘相连,沟渠相通,水系成网”,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水系网络,全力打造全域灌溉示范区。示范区计划投入2.3亿元,建成后将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余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1万余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近15万亩,新增旱地浇灌面积4300亩。
与“水”类似,“火”的问题群众也期盼已久。“开关一拧,灶头上燃起了火苗,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了。乡镇上用上了天然气,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仁寿县玉龙乡兴隆村村民伍芳云说。今年初,玉龙乡实现供气,300多户过去一直靠柴火、蜂窝煤和煤气罐做饭的村民,像伍芳云一样用上了天然气。几年前,仁寿县仅有少数乡镇开通了天然气。通过推进“全域燃气”工程,如今,全县大部分乡镇用上了天然气。
筑牢基层阵地群众困难有人帮
走进大化镇红塔村,村里不但建有便民服务中心、卫生计生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综治维稳中心等,还专门留出一块广场供农民活动。在仁寿县,像红塔村这样的“标准化”村级阵地一共有200多个。文宫镇石家村村民杜云宽说:“不仅大家办事好找村干部,这里还有农村书屋、购物中心、休闲广场,农闲时来这里活动高兴得很哦!”
2011年11月,中组部、四川省委组织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给仁寿县拨付5525万元“特殊党费”,用于村(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1+6”功能科学设计、统一式样,合理确定党员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农家购物、综治维稳、卫生计生、便民服务“六大”中心位置、面积,建设一批“风貌标准化、功能多样化、作用实效化”的村级阵地。今年县财政又安排1.6亿元,对全县其余400多个村(社区)活动场所实施标准化建设。
冉登祥说,饮水、灌溉、供气、村级阵地建设等实现“全域覆盖”,为的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在民生持续改善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