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红白镇一年要过12个“环境日”

01.12.2015  09:0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何涛任云刘钧朱雪黎)11月30日,星期一。什邡市红白镇治理办副主任谢恩太9点准时带检查人员开查各村各街道环境卫生。同时,峡马口村巡逻员林志成带着保洁工具走上街头,“哦,今天是‘环境日’。”立即,沿街居民、商户纷纷拿起扫帚、抹布等开展大扫除。

红白镇的“环境日”很特别,一年有12个——每月最后一星期的星期一。不仅要求齐动员、齐动手,更会逗硬处罚不良,并与年终政府考核挂钩。

草下有垃圾被罚600元

“环境日”逗硬,林志成体会最深。今年7月27日首个镇“环境日”,他负责的红峡谷跳水蹲栈道旁查出垃圾,上级准备拨付给当地的卫生运转费被扣除600元。“栈道打扫干净了,没想从路旁草里翻出垃圾。”林志成说,邻村五桂坪村因一处偏僻厕所不干净也被罚了,“检查组最爱查死角”。

之所以搞“环境日”,红白镇直指发展新目标:“旅游强镇”“生态名镇”。近年红白镇转型旅游经济,游红峡谷、吃红白豆腐让这个秀丽小镇声名渐起,游客不绝。好山好水,更要用好环境留客,通过镇人大会议表决,当地确定了每月一次的“环境日”。要求党员、干部、职工带头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和宣传,带动群众用点滴努力尽一份绿色责任。

每个“环境日”镇上要统一大检查,不仅是卫生状况,还要查乱搭乱建、林地水源保护和管理等。检查结果全镇通报,通报整改情况与村(居委会)年终考核挂钩。对无特殊情况未参与“环境日”活动的镇、村干部进行约谈。截至目前,已有4个村因辖区卫生不合格被通报、处罚。

对“检查组最爱查死角”的评价,谢恩太很自豪,“最不经意的地方才能深刻体验到环境舒适,让游客记忆深刻”。每个“环境日”,他和检查人员分7组,对所有村、居委会进行全覆盖检查。越不起眼的地方,越要查,“反复查,大家就有了自查死角,消灭死角的自觉。”

游客环保意识不如村民

如果说“环境日”是月考,那考的是平时功夫是否做足,意识是否到位。即便是非“环境日”,我们走在镇上村里,视野所及,干净清新。村道两旁,不到10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林志成所在的峡马口村有1080户人,配有垃圾桶168个,生活垃圾及时入桶,已是村民习惯。

为维系环境卫生,政府拿出43个公益性岗位分配到村,招募村民负责保洁、巡查,并每年配套资金20万元,用于卫生维护。村上生活垃圾日清,每天垃圾车流动收集,压缩处理后直运什邡市垃圾处理厂。

红白镇已过了5个“环境日”。11月30日,查了一圈下来,谢恩太说,现场卫生死角越来越少,看来以后查环境卫生“死角”的目标要升级了。

对红白镇来说,目前急需解决且暂缺有效约束措施的是两个“死角”:镇驻村单位积极性不高;外来游客乱丢乱扔。红白“环境日”领导小组副组长、镇人大主席雷兴保说,很多开豪车来的游客,环保意识还不如村民,一到旅游旺季,镇上游客上万,巡逻员、保洁员跟着游客又劝又捡,卫生维护任务艰巨。不少镇驻村单位对“环境日”的不响应,也让雷兴保担心。

“我们正想办法升级治理措施,‘环境日’要坚定地推行下去。”雷兴保说,红白镇的目标是用3年时间,建成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小镇,更重要的是让环保、绿色、生态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