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学习中的深挖学习法?

07.03.2015  18:44
什么是语文学习中的深挖学习法?

什么是语文学习中的深挖学习法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语文的学习更是种类繁多,但无论哪种学习方法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

单就深挖学习法而言,分为三种形式:横向,纵向,纵横交错式三种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横向深究学习。

所谓横向深究学习,指的是在同一平面上学习的深入和思维的深入。家长或老师传授的是一个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孩子学习和思维的深入应该借助于这一个个“”来进行,这种深入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因为,这一个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实际上是我们思维的出发点,思维的活跃正在于在“”的基础上的指向,根据思维的指向,我们可以把横向深究分为两类:一是顺向深究,一是逆向深究。

所谓顺向深究是指孩子的思维活动沿着家长所提供的“”的方向展开,对所接受的知识点进行深化研究。

例:在课文里,有许多描写、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文,课文在“自读提示”部分都有编者概括出的主题思想。在主题思想概括时,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本文通过对……描写,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这样的概括乍一看似乎无可深究,但如果我们沿着概括者的思路进一步延伸,引导孩子勇于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再往深处想一想,就会立即发现这种主题概括的局限性:假如这一段景色不是描写中国的,假如我们学习的是一段描写外国自然风光的课文,我们该如何概括主题思想呢?

这样的深究不仅是学习和思维的深入,同时也是事物及现象本质的探讨,探究的结果使我们对某一个问题的理解豁然开朗,上述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类课文的主题概括应该从自然美和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入手才更具说服力,也更切合实际。

所谓逆向深究即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转向,从与知识点相反的方向来探究问题的本质。

比如在《项链》一文的教学中,一般家长让孩子接受的是文章对主人公玛蒂尔德虚荣心的批判,尤其是文章开头部分作者叙写主人公的 “梦想” 以及她不满足于“寒伧的住宅,粗陋的家具,破旧的衣服”的心理刻画,似乎更加强了孩子对主人公虚荣心理的理解。

一般学习到此为止,而深究学习策略的运用,将把孩子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果我们变换思维角度,展开逆向思考,问题的解决将使孩子对课文的理解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难道主人公不去梦想,满足现状就合理吗?这一深究,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矛头不是指向主人公的,而是指向那个不平等的社会的。这样的深究更合作者的本意,而孩子的学习也更为扎实。

2.纵向深究学习。

所谓纵向深究学习是把知识的学习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孩子的思维围绕知识点进行历史关系上的探讨,以考查知识点所涉及的知识在不同的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从而对知识点形成正确的理解。

比如,在辅导孩子学习吕叔湘先生的《语言的演变》一文时,一般我们家长在讲到该文“”的历史典籍的名称时,只会因“”的名称之多,而赞叹古人的造字之功,因为该文列举了“”的名称有数十种之多。但这样的教学是肤浅的,孩子的收获也是极为有限的。

而讲究深究学习的方法就会使孩子的收获颇丰。家长可以以“”的名称之多让孩子深入思考:为什么历史上马的名称如此之多、如此之细,如今只用一个“”字来概括呢?这样的深究提问会让孩子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语文学习也变得趣味盎然,孩子对答案求解由浅入深的过程也将使孩子的学习领域变得十分开阔。

孩子可能由此想到人类概括能力的增强,也可能想到“”这一动物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性(比如运输、交通、战争方面的功能)以及这种重要性由于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逐步弱化。

由此,孩子可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得出结论:当某一事物名称多、分类细的时候,正是这一事物在“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时候。这样的深究学习就使得语文教学不单纯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它已与文化、历史、经济相交接,既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更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