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都》刷屏,网友留言“表白”成都

05.03.2018  09:41

“星球研究所”团队拍的成都

“星球研究所”团队

清晨的北京有点堵车。耿华军坐在去往通州上班的出租车上,司机与他聊起了成都。“成都那地方我觉得特好。你去过吗?你最近看没看过微信上一篇稿子,好像叫《什么是成都》……”这种感觉蛮奇妙。两天前由自己团队的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创作并发布的这篇关于成都的文章,竟然这么火。

这篇近日来火遍朋友圈的爆款文章《什么是成都》,正是出自耿华军团队。他们没想到,这篇探索成都的文章,在短短两日内,让平台收获了“三个之最”的流量巅峰:在城市题材的文章中阅读量最高,截至4日中午,阅读量289万;阅读量增速最快,文章发布一个半小时突破10万+,14小时内突破200万;在所有已发布文章中,后台留言数量最多,1500余条评论。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通州区的“星球研究所”,走进了耿华军和他们的“地理控”团队。

成都 最“出片”

走进“星球研究所”,浓浓的地理味儿迎面扑来。大大的地球仪、屏幕上高清的谷歌地图、电脑上全屏的城市街景……真是一群“地理控”。这群“地理控”,为什么选择成都作为选题?又是如何创作出这篇大火的文章?

为啥写

“大家聊城市,怎么都绕不开成都”

耿华军北大毕业,在社科院、在企业,都有过不错的工作。但最终因放不下心中对山川大河的情怀与热爱,投身内容创业。除了他,团队还有4个年轻人,都是地理学霸。

大约去年12月,成都被提上了日程。在确定策划《什么是成都》之前,“星球研究所”也曾解析过其他城市,比如香港、青岛。去年12月的某一天,在星球研究所的选题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地聊城市。聊着聊着,话题通通拐向了成都。耿华军说,大家发现,怎么聊,都绕不开成都这座城市。

许多人都曾写过成都,但是耿华军显然“野心”更大。他想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从数千年前说起,从山峦河流说起,用地理的逻辑,呈现出一个更厚重,也更有趣的成都。

于是,任务开启。别看只是一篇文章,前前后后,却花了这个团队3个月的时间。

怎么写

“下锅炒菜”前,读了约50本书

在这个团队中,也不乏成都人才。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的朱亚琳是个95后,正儿八经的成都美女,还是从树德中学毕业的呢。作为标准的“地理疯子”,耿华军也是去过成都的。只有团队负责视觉的90后小哥杨叙还没去过成都。不过长期混迹于国内摄影圈子的他,最大的感慨就是,算上全国各地,哪都没有成都的摄影师多,“而且成都的摄影师好多都是外地过去的”。杨叙说,这么多城市,就数成都最“出片”。

在《什么是成都》中,最令人震撼和惊艳的亮点,无疑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来自江西却安家成都的摄影师嘉楠,以及他连续3年每天起早登上龙泉山终于拍摄到的“超级城市全景图”。嘉楠告诉记者,他目前拍下的成都照片,少说也有四五千个G了。文字的创作,更是精益求精。成都美女朱亚琳承担起打头阵的任务。虽自小在成都长大,她还是跑去阅读了大约50本跟成都有关的书籍。《成都通史》《巴蜀移民史》《成都街巷志》《四川人口史》……其实最初加入“星球研究所”团队,她就曾想过有朝一日,或许自己的家乡会成为一期选题。“真的交给我去做的时候,经常读着读着那些书,就热泪盈眶……”

成都 “没写够”

其实,在文章发布前,唯一没去过成都的杨叙,作为读者初次阅读草稿时,当即就惊呼:“肯定是大热稿!”他说,从没读得这么有感觉!同样的,耿华军也说,从没写得这么有感觉!不出所料的,是文章的爆红,出乎意料的,还有很多。

留言板

留言数量破纪录,有人写诗有人写故事

主笔耿华军,总是把地理写得令人“热泪盈眶”。恰逢遇到了成都,这样一个有着无限情调的题材,地理的专业性加上浓浓的人文感,再加上笔尖流淌的情愫,使得《什么是成都》迅速走红。

“有1500多条后台留言了”,朱亚琳兼管留言区,这次的留言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篇文章,这并不令她感到意外。但她感到意外的是,每一条留言,都是情真意切、深情款款。有的写了诗,有的大段大段地书写成都故事,还有的,则抒发着无限向往和浓浓乡愁。在后台打开留言,如同阅读一本诗歌精选集。“可惜每篇文章最多只有100条留言能够‘上墙’。”朱亚琳很替没能“上墙”的读者们感到委屈。即便如此,她还是认真地回复着读者们,一点也不嫌累。

下一步

计划写篇2.0版,新总规给他探究兴趣

留言中,除了网友们表达向往、共鸣和乡愁,也让耿华军发现了成都更多有趣的事。

“简单来说,就是没写够。”耿华军说,虽然文章发出只有短短两天,但成千上万的读者,纷纷在讲述着自己心中的成都,说出了很多团队原本不了解,或者没有构思到的内容。比如成都的方言,比如成都的人才,再比如最近刚刚出炉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作为“地理控”,耿华军对这份新总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比如在其中,原本的“两山夹一城”,进阶为“一山连两翼”。再比如“以水定人、以底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的“四定原则”。“也就是说,成都是用资源,用地理的特征和优势,来科学研判,制定城市的规划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他决心好好去探究一番,再写一篇《什么是成都》的2.0版,探索地理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规律。

实际上,现实中成都的2.0版也正在形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会创造很多重大机遇,成都这样的城市必将迎势而上。“不负新时代、当好答卷人,共同书写新时代新天府的精彩答卷”,只要在大潮中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就不难理解成都为什么有底气喊出这样的口号。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图据受访者

成都 1座城 20人 20味

李响(成都人,香港研究生在读) 大半年前,李响到香港新界求学,大围美田路上再也没有串串。“夏天放学后,和几个朋友撸起校服袖子拿串儿,一人开瓶唯怡。”李响心中,成都就是玻璃瓶上沁着的细密水珠,锅里翻滚的红油,和身后嘈杂的各地方言。

丘寒(成都人,摄影师) 2011年开始在成都拍雪山,去年6月,丘寒在郫都区的家楼顶上拍下的“雪山长卷”在网上引发热议。在丘寒眼中, “在夏季的疾风骤雨之后,当你推开西窗,凭栏远望,绵延的青山就这样矗立在你的面前,青山之上,无数雪峰宛如天外来客,巍然挺立,带给你无尽的惊喜。这就是成都。”

嘉楠(江西人,摄影师) 和丘寒同在“在成都遥望雪山”的群里,嘉楠自称是“后来者”。因为4年前随妻子“入赘”成都,嘉楠第一次登上龙泉山时,才知道“原来城市里还可以看见雪山”。“遥远的雪山下就是大成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电视塔和环球中心,城市和雪山交融,那是不可描述的壮观。”

“蘑菇头小哥”(庆云南街“居间”蛋烘糕店老板) “蘑菇头小哥”是成都人,他在庆云南街一堆摊摊面和米粉店中间,开了家明黄色装潢的店,主业是卖蛋烘糕。“成都啊,就是穿得再周吴郑王的人,也要坐到街沿边边吃个蛋烘糕。”

大川(成都人,视障人士) “成都长什么样子已经模糊了,我心里的成都,大概就是因为要过2个红绿灯,所以成都地铁的工作人员坚持把我从地铁站一直送到单位。”

余炳(梵木创艺区创始人)来自云南的余炳在成都工作生活20多年,去年,他把东洪路上的废弃钢管厂改造成文创产业园。“成都用她的好脾气包容娇惯着一切,拥有一个不是故乡的故乡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Julyan(荷兰人) 刚满一岁,Julyan从成都儿童福利院被领养到荷兰,去年寒假,23岁的Julyan才第一次随养父来到故乡。“我爸爸当年离开的时候拍了很多照片,但现在成都已经不再是照片里全是自行车的城市了,高楼大厦和满街的小汽车,像纽约。”

陈奇(蒲江明月村村长) “在明月村,用传承千年的当地手艺制作的陶器,在柚子花洁白的芬芳里,喝一杯明前绿茶,这就是成都。”

谢绍宁(中维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绍宁说,成都吐纳乾坤、包容万物的气象,是一种来自骨子里的豪放和自信。“她包容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更包容了所有‘蓉漂’的梦想。”

王仕锐(医联、企鹅医生创始人兼CEO) “成都开放、包容,给我理想之光,给我闯荡的勇气,也给了无数创新创业者肯定和支持。”

肖师傅(成都人,环卫工) “成都越来越好了,比十年前好多了。现在治安和绿化都很好,绿化好了卫生也更好。”

翦瞳(重庆人,品酒师) 28岁的重庆姑娘翦瞳两年前在成都开了家餐厅。她眼里的成都,是“串串火锅兔脑壳”。

谢沛恩(房屋销售,大学毕业生) “成都是一个繁忙、到处都在建设的城市,很有人文气息,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是我梦想开始的城市。”

petter_pan(“蓉漂”) “在夜间航班上看成都,像一朵绚烂的烟花。”

星仔(26岁,成都“土著”) 从小在成都长大,星仔对成都的印象始于茶馆。河边边上,点一杯盖碗茶,可以跟人摆一下午的龙门阵。

王宏辉(大三学生) “包罗万象,麻辣热情。这里的人非常友善,也挺有家的味道,是一个既有发展前途又能成长的城市。”

哈桑(留学生,孟加拉人) 5个月前,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哈桑开始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就读计算机硕士。“对我来说,成都是美食之都,我吃了很多川菜,也试过很多小吃。不同文化的人都来到成都,我感受到这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

蒋林(作家) “它不排外,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安定下来好好生活。它还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开放是成都与世界对话、与社会沟通的方式,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来这里建立事业、组建家庭。”

吴林虓(摄影师) 成都这座城市很有层次感、立体感,城市的基础建设,更接近于一个国际大都市。

彭小平(成都美食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多道川菜经久不衰,都是美食文化的传承。过年期间、离别期间,吃一顿火锅,都是吃的家乡年味。”

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