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都经济总量突破9100亿

04.03.2014  18:05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王玥)4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成都市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发展定位,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突破9100亿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

据成都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初步核算,2013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5和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达34.7%,较上年稳步提高0.6个百分点,省内“首位城市”地位凸显。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53.2亿元、4181.5亿元、4574.2亿元,分别增长3.6%、12.2%、8.8%。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成都市“半壁江山”,三次产业结构为3.9∶45.9∶50.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持续稳健,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393.6亿元,增长12.0%,占GDP比重59.2%,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拉动经济增长7.0个百分点。

工业保持领先发展

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近七成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成都市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增加值增长3.6%。成都市工业生产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增加值2917.6亿元,增长13.4%,增速较全国、全省分别高3.7和2.3个百分点;在省内市州位居第一,在副省级城市继续保持领先,居第二位。

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份额不断提升,全年共实现增加值2518亿元,增长14.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3%。其中,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快速增长,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3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实现增加值432.1亿元,增长45.2%,增速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成为成都市工业增长的最大亮点。

服务业较快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7.9%,占GDP比重9.8%。2013年末,成都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3662亿元、17618亿元,分别增长16.3%、12.7%。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经济运行稳中趋好,固定资产投资过半来自民间

2013年,成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1.1亿元,增长10.4%。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3595.3亿元,增长17.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3%。并且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52.9亿元,增长13.1%;其中零售业总额为3049.5亿元,增长14.1%,占比高达81.3%。

在外需形势严峻、出口龙头企业订单下滑的情况下,2013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506亿美元,增长6.4%。其中,出口总额318.8亿美元,增长5%;进口总额187.2亿美元,增长9%。

财政收入增势平稳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3年,成都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98.5亿元,增长16.6%,其中税收收入665.7亿元,增长16.5%。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162.6亿元,增长20.4%。

同时,2013年成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968元,增长10.2%,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85元,增长12.9%,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6:1缩小为2013年的2.3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3年,成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