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电影票房296亿 国内故事片达618部 

12.01.2015  12:19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月5日通报,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而在艺恩咨询新发布《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中,全球电影票房从2013年的359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75亿美元,增长率约为4%,北美电影市场全年票房103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下降6%,足见中国影市的迅猛增长之势。此外,2014年国内共产出故事影片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年城市影院观众达到8.3亿人次,同比增长34.52%;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银幕5397块,日均增长15块银幕,目前全国银幕总数已达2.36万块。OK,在这份成绩单出来后,问题来了,听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错失300亿有那么遗憾吗?

        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首次过百亿,以同比63.8%的增长率达到101.7亿;之后每年以28.9%的速率平稳增长,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收获131.1亿、170.7亿、217.7亿;2014年,在春节档10.43亿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暑期档19.79亿的《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以及十一档11.7亿的《心花路放》等数个票房炸弹的刺激下,曾提出的300亿年度目标最终还是以296.39亿收官,对2014年的全球电影票房16亿美元增量贡献值达75%。

        “今年票房没有达到300亿,许多人很纠结,但我觉得是件好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应该从票房的狂欢中解放出来,有效降低增长速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除了引导社会资本更有序有效进入电影市场外,加强版权保护、院线差异化竞争及衍生品投资,优化产业生态,从电影大国升级电影强国。

        年度票房前20名对半分

        国产片可以抗衡引进片?

        报告指出,在2014年上映的388部影片中,进口片80部,产出票房134.84亿,308部国产片贡献了161.55亿元票房,占总额的54.51%。其中66部票房过亿影片中,国产影片36部,占比54.55%,而年度票房前20名中,国产片则刚好占据一半的席位,其中热卖的《心花路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国产影片也呈现出喜剧、动作、爱情等好莱坞主流类型。

        对于这种国产片与引进片看似平分天下的局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认为,并不是充分市场化前提下所形成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电影受到很强的政策保护,所有引进片上映的档期都不如华语片,“如果2017年真的完全放开,自由地放一个平台上竞争,中国电影一定会受到极大冲击,所以目前看来这个保护是有必要的,但华语电影本身的品质必须得到提升。

        青春片

        刺激低龄观众脉门

        蛋糕有多大?

        承袭2013年的同类题材热潮,2014年的青春电影创造了多个档期的票房高点。陈思成把热门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改编成同名电影赚了4.05亿,校园民谣代表人物高晓松监制的票房黑马《同桌的你》也轻松刷破4.55亿,张一白的《匆匆那年》5.78亿意外夺冠12月电影票房榜;举例来说,根据艺恩咨询年度报告,在郭敬明执导《小时代3》的5.22亿票房中,19岁以下、20-29岁的观众分别占据41%、28%,而19-30岁这个年龄段在2013年、2014年也正是中国观众的核心观影人群,可见低龄化观众是青春电影的消费主力。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认为,随着古装大片的隐退,主打爱情元素的青春片填补了市场空白,观影主流人群也呈现年轻化甚至低龄化趋势。此类小青春、小回忆、小感伤的小电影密集出现,成功地搅动起电影消费群体的青春记忆,也用票房证明了中国式青春的市场价值。

        大导回归年

        您站着挣钱观众跪着看戏?

        张艺谋、许鞍华、陈可辛、吴宇森、姜文、徐克……从没有哪年的国内影市像2014年这么热闹,这么……意外连连。张艺谋、许鞍华分别以《归来》《黄金时代》回归艺术片范畴,前者口碑较为保守,票房稳赢2.91亿,而后者虽有相当程度的艺术情怀,但7000万的投资最终只换来5153万票房,陈可辛讲述内地打拐题材的《亲爱的》紧扣观众泪点博得3.43亿票房。本应战况最为激烈的12月贺岁档,也因《太平轮》《一步之遥》的相继败北引起不小讨论。好在嫁接了红色经典的《智取威虎山》以破7亿的票房还算发挥稳定。

        “《亲爱的》《智取威虎山》这两部主旋律电影是今年的亮点,在主流观念、个人情怀和观众趣味三者之间拿捏得相当好,陈可辛和徐克都是有契约精神的香港导演,令内地导演汗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以姜文的《一步之遥》为例解释道,“其实你有个人情怀无所谓,但面对市场就应该端正态度,遵循游戏规则,影片骨子里暗含精英阶层对普通观众的讽刺,你想站着挣钱却让老百姓跪着去看戏,这不太厚道。

        跨界导演崛起

        昙花一现后劲不足?

        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迅速崛起,越来越多跨界主创的加入打破固定模式,虽影片口碑褒贬不一,但大多在话题性方面成绩斐然,文坛有郭敬明的《小时代3》、韩寒的《后会无期》,两部影片亦敌亦友在暑期档厮杀,5.22亿和6.29亿的票房成绩取得双赢;演而优则导方面,邓超处女作《分手大师》在《变形金刚4》之下虎口夺食6.66亿,陈建斌处女作《一个勺子》剑走偏锋,西部村风的黑色幽默笑傲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最佳男主角;不过也并非谁跨界都能随随便便取得成功,摇滚教父崔健执导的《蓝色骨头》,赵宝刚、高希希两位电视剧大导推出《触不可及》《露水红颜》票房和口碑均不佳,宣告试水失败。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跨界新导演,尤其是年轻导演,凭借与市场、年轻化受众的天然亲缘所以能吸引眼球和票房,但后劲不足,需要持续观察。“这种成功模式无法复制,他们依靠在其他领域早已积累的粉丝形成电影人气,但叙事能力的欠缺成为他们继续引领风骚的绊脚石。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