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副部长:1亿人落户城镇符合实际

20.03.2014  05:54

  3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下称《规划》)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发布会上介绍,《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条主线、四大任务、五项改革。具体而言,一条主线,就是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四大任务就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五项改革就是要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资金保障、城镇住房、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根据要求,《规划》的参与部门还将分别制定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地方也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地方的执行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规划》的成败”。

  1亿人落户城镇符合实际

  在《规划》的五项改革中,人口管理改革排在首位。

  据徐宪平介绍,去年我国城镇人口有7.3亿,其中包含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是他们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规划》首次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个指标,这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大的进步。”

  根据《规划》,到2020年要实现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户籍制度改革能否跟得上。

  对此,公安部副部长黄明透露,去年公安部和发改委以及各个部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稿,并广泛征求了意见。去年12月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有关部门根据会议的精神进行认真修改完善。今年2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各部门、各地广泛征求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

  黄明进一步透露,户改的政策与《规划》是配套的,改革的原则为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改革的重点是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其他常住人口。要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的人口落户的问题,要提高高校毕业生、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等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根据黄明介绍,最近公安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对户改的政策进行了研究预测,认为包括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这个目标真正的实现不仅是要依靠户籍政策的调整,还要依靠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加快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建设发展,还要依靠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相关政策,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落实到位,而且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

   特大城市严控人口规模

  在户籍之外,影响人口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即城镇的布局和形态。

  徐宪平介绍,从城市的布局来看,现在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了142个,1978年时只有29个。其中,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个,世界上也就是25个,500万-1000万的城市有10个。一些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

  黄明分析,严格控制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人口多、不平衡,大城市的优势明显,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像北京,2000年到2012年这12年间,流动人口增加了517万,每年增长43万。上海每年增长53万,广州每年增长43万,深圳每年增长56万。这些城市资源环境的压力太大,确实需要减负。所以户籍政策与规划是配套的,要严格控制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坚持从紧。

  “今年各地的两会,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就有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要科学定位城市功能,适当疏散一些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优化人口结构。这就是说,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不仅是一个户籍政策,它是要综合考虑的,还有其他多种措施,引导人口有进有出,使城市人口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黄明说。

  这是否意味着农民工没有希望落户特大城市了?“不要一概地讲‘没有希望’,我认为希望是有的,但不会像其他大城市,尤其不会像中小城市那么大。如果要尽快实现城市梦,中小城市比较现实。如果要选择特大城市,既要积极创造条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足够的耐心。”黄明强调。

  此外,《规划》明确提出,各类城镇要因地制宜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户籍改革原则明确 )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