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29.02.2016  10:39

2013年9月25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一个声音向世界传送,深沉而有力:“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什么是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人人享有,人生出彩,为文明传承,为创造服务,为民族铸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之路,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战略重点,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为重要保障,总揽全局,直面问题,统筹安排,有序出击,教育改革发展向着民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力,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教育画卷”灿然展开。

(一)“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改革,向着“深水区”全力推进

今天的中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今天的中国,正向着“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发力。

教育规模扩大后,质量和水平的呼声愈发急切;教育投入增多后,公平和效益的权衡考验智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教育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前所未有的迁移流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迫;信息化飞速发展,对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多方位冲击……

立竿见影的单项改革早已完成,剩下的,全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中国教育到了“啃硬骨头”的关口。

三年来,从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到以促进公平为关键、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再到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教育改革向着“深水区”全力奋进,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逐渐“破冰”,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中国教育,正写就一份精彩答卷——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

三年来,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布局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突显,人才资源的战略作用愈受重视。

(二)“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公平,隔绝文明与蒙昧的原动力

公开资料显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5次以回信的方式与人民大众交流,收信最多的当属教育界,共有6封之多,其间,“老少边穷岛”等教育最薄弱地区,又占了3封。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教育扶贫”“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

三年来,党中央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补齐教育发展的突出“短板”,编织教育公平的保障网——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100多亿元,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累计安排资金43亿元,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4亿人次左右,为3200多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改善营养膳食;实施城乡统一“两免一补”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钱随人走”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

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制出台、20项教育惠民政策福泽贫困地区师生……中国已有超过1/3的县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定标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已覆盖91.5%的学生;2015年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7.5万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明显增多;29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涉及考生近8万名。

仿佛“压舱石”,教育从公平出发,奠基亿万中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如同“定盘星”,从追求“基本供给公平”走向“优质、均衡”。更高公平水准的中国教育,鉴证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复兴。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质量,驱动创造与梦想的主引擎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环顾新一轮蓄势待发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全国教师:“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站在“由大向强”的飞跃关口,党中央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抓手,全面夯实中国梦的人才之基——

一方面,教育决策的层级不断上移。另一方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举措深入推进。

更为关键的是,质量提升,不再是一校一地的“独角戏”,而是整体能力提升与拔尖能力培育相结合的宏大体系构筑。

几个“硬数字”,足以窥见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决心和胆气:教育投入,2012年首次实现4%目标,201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64万亿元,比2010年翻了近一番。

一笔人才账,可以看出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和价值:从2010年起,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75%提高至11.01%;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3.72%提高至16.35%——人力资源红利将大大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三年来,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剪接体三维结构,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在中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被破解。中国高等教育迸发的蓬勃力量,正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奋力冲刺。

(四)“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信仰,凝聚富民与强国的最大公约数

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播美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立德树人,理想信念是根本——“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立德树人,优秀传统文化是源泉——“抛掉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建设是保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015年5月,连续滚动调查了24年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在近三万名调查对象中,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表示乐观的学生占比分别为84.7%、84.5%和81.9%;93.9%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表示乐观;对“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诚信是做人之本”等理念的认同度均在90%以上。

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型,为国家和民族立心铸魂——这是教育的本真,更是“更好的教育”的终极诉求。

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习近平总书记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中国教育的每一步前行,都将带给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为真切的信心;倚仗教育的力量,中国,将走得更加坚实有力,更加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