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社厅:今年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克强在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李克强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基。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人社厅将强力推进人社领域各项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人社事业发展活力,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确保群众得到实惠。
促就业:今年新增就业80万人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对今年的目标,省人社厅将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健全责任制,努力完成。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到2015年,四川要实现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00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2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该负责人表示,四川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业环境,不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
增收入: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提升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7月,四川省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将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9.9%,将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9.7%。调整后的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000元(每日46元),1070元(每日49.2元),1140元(每日52.4元),1200元(每日55.2元)。该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将保持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除此之外,省人社厅将深化工资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促进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加强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指导,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探索发布全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按照国家的要求和规定,建立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社保:今年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保障关系民生福祉,要采取诸多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之基。该负责人透露,在财政、发改、卫生等部门的支持下,人社部门正在加快建设异地就医省级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今年下半年这项民生工程就能变为现实,惠及62万多人需要异地就医的人群,解决这部分人垫付资金压力,以及报账来回跑的麻烦。
今年省人社厅将加强基层社保经办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建立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信息系统,推动将社会保险经办延伸至乡镇(街道)和城镇社区平台。
除此之外,今年将更加注重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并轨,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提高缴费档次、增加缴费补贴、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增强制度吸引力。
该负责人强调,将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