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四川分社社长张忠到通江县采访调研

24.10.2013  18:15

  10月17日至18日,人民日报四川分社社长张忠率人民日报四川分社记者张文、王明峰、唐健一行到我县,围绕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调研。县委书记赵万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邦秀陪同。

  

  不提前给所在乡镇、企业和农户打招呼,张忠一行轻车简从,先后深入到兴隆乡渔池岭无性系良种茶树苗圃基地,龙虎山万亩茶叶生态园,烟溪乡苏家坪农户茶园,罗村茶叶加工厂,空山乡龙池村聚居点,空山马铃薯科研所,和当地干部、农户、企业老板、科技人员亲切交谈,就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生产生活扶贫、全域扶贫等扶贫工作进行了详细地调研和了解。

  

  在兴隆至烟溪茶叶产业带,张忠仔细询问当地党委政府是如何发展茶叶产业,农户是如何通过茶叶产业增收致富脱贫,茶叶企业是如何做大做强等问题。张忠说,通江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的模式,把茶叶产业作为全县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来抓的做法非常好。他希望通江在茶叶产业的发展上,要进一步做大基地,做强品牌,做活市场。

  

  在全省唯一的“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的空山乡,张忠与已搬进巴山新居的龙池村聚居点10多名村民,就昔日的“包谷山”,如何变成今日的“桃花源”,与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们交心谈心到深夜12时。当地村民就修道路、找水源,抓产业、建园区、改环境、拆圈舍等,大家争先恐后,您一言,我一语,一一与张忠拉家常道实情,给寒冷的小屋增添了浓浓暖意。

  张忠指出,近年来,通江科学谋划扶贫开发工作,统筹把握全局,统筹编制规划,统筹扶贫资源,加快扶贫产业升级转型,实现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实施巴山新居工程,实现零散院落向新型社区转变;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实现遍地开花向重点突破转变;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实现静态资源向流动资本转变。他表示,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将对通江的连片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对连片扶贫开发工作中的良好机制和一些创新的做法进行总结提练和广泛宣传。

  在介绍了我县的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后,赵万先说,美丽开放的通江,有最佳的发展环境、最大的创业热情、最广阔的发展前景,真诚希望人民日报四川分社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进一步加大对通江连片扶贫开发的宣传推介力度,为通江奋力争创全国连片扶贫开发示范区提供更大的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