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介绍包子:成都鲜肉包“版上有名”

06.01.2014  14:16

  各地“名包子

上海

小笼包 薄皮多汁吹弹可破

朋友新近自北方来沪,受近期大热的庆丰包子诱惑,跑去店里一解思乡之情。包子上桌,人却迷惘了——荸荠大小、热气腾腾、薄皮多汁、吹弹可破……

说起来,上海不是没有发面大包,不过,那大多分布于便利店、路边摊,供人拿在手头快速填饱肚子,真正能“登堂入殿”的包子,唯有小笼、生煎。与上海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相符,上海的小笼包同样精致,小笼包的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擀制而成,馅料更花工夫,上好的夹心腿肉拌入肉皮冻吊鲜。

吃小笼还需要点技术,新鲜的汁水是其精髓,一是不要浪费,二是小心喷溅,你可以先蘸点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再小心地在半透明的皮子底边上咬破一小口,吮吸两口汁水后,将小笼入口咀嚼品味。

成都

鲜肉包 酥肉鲜肉合作馅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店中最受欢迎的鲜肉包子馅料制作有讲究。与一般包子馅儿不同的是,鲜肉包子选用半肥瘦的夹肉剁细,分一半在锅中炸酥后再与另一半鲜肉合在一起并配以姜汁、川椒粉、料酒、味精、鸡汤等10余种调料拌匀而成。一口下去,馅心细嫩、松软化渣,有浓浓的老成都味道在口中回味。

广东

叉烧包 大肚收笃高身雀笼

如果第一次吃,习惯北方面食的人不一定会喜欢叉烧包,肉馅甜甜咸咸有些不明究竟,厚厚的面皮更松松软软像面包。但一旦你习惯了粤式早茶,就会蓦然发现,这叉烧包是早茶的套件,一盅两件,配上笼叉烧包,一碟凤爪,就像平实而多滋味的广州城。

据说传统的叉烧包是有标准的——形若高身雀笼,大肚收笃,爆口微露馅。

天津

狗不理 薄皮大馅十八褶

传承了150余年的狗不理传统猪肉包,馅料精选肉猪的三个最佳部位,特制高汤水馅,半发面制作,口感鲜香不腻。和面时水温要根据季节来变化,面皮光泽度好,软硬兼备。擀皮时要求达到薄厚均匀、圆、大小适当。每个包子装馅3钱左右,捏包时要求褶花均匀、整齐、美观,形似白菊待放,“薄皮大馅十八褶”是对狗不理包子造型的生动描述。

宜春

大包子 馅大包出美味来

宜春大包子是从小包子衍生过来的,但卖小笼包的笼子只够蒸一个宜春大包子。面点师傅介绍,包子好吃与否最关键在馅料。一般的包子由于个小,里面的空间小,装不下多少馅料,因此味道很难蒸出来。由此面点师傅把包子做大,里面放足馅料。一开锅,大包子馅料中的肉末、蔬菜甚至麻辣粉的味道与热腾腾的蒸汽扑面而来。

技艺

都是灌汤包手艺各不同

灌汤包,俗称汤包,就是包子里面有汤。在河南开封第一楼,其灌汤使用水馅,即将水打入生肉馅中,直到稀稠如粥,拉丝不断。馅以猪后腿为主,辅以姜末、料酒等等调制。包子不经久放,只能随做随蒸随吃,就笼上桌。

在西安市回民街,灌汤包同样赫赫有名,但其工艺却有所不同。贾三灌汤包子店制作的包子其内部的灌汤只不过是在包之前把肉冻放在馅中,包好以后经笼屉上火一蒸,肉冻化开而不漏。灌汤包的包子皮,晶莹剔透,十分薄,同时又要讲究汤不能漏,包子皮还要不粘笼屉。

一种名叫“草包包子”的灌汤包或许能勾起许多“老济南”浓浓的乡情和回忆。草包包子的灌汤是利用秘方熬制的6个小时的猪骨汤,出锅后浇到肉馅里。使用的猪肉也有讲究,草包包子用肉必须是猪前肘肉,肥瘦差不多是3∶7的比例,这样的肉剁碎了能够抱丸,不至于散开或者成丸过硬。

历史

包子与三国有关

还是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据研究,包子是魏晋时就有的面食制品,原名馒头。包子一词的使用则始于宋代。包子的种类有很多,按照皮儿的不同来分类,有发面型、死面型、半发面型和烫面型,按照馅儿来分,则有荤馅儿包、素馅儿包、汤包和无汤包,按照制作方法来分类,有蒸包、煎包和蒸煎相结合的包子。

包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在南北方各有其特色,各地都有风味不同的老字号包子。河南开封灌汤包子从宋代的“太学馒头”发展而来。上海的南翔小笼包已有百年历史。新疆美食方形烤包子极具特色,它的面皮是不需要发酵的死面,包子馅儿中有羊尾巴油丁、羊肉丁、洋葱等,在馕坑里烤十几分钟至皮色金黄,入口皮脆肉嫩。北京的庆丰包子品种多样,有蒸包和水煎两大系列,庆丰包子从原料到制作都有严格的标准,外形美观,食之松软有劲,汁多爽口。

传说包子的起源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并与诸葛亮有一段不解的渊源。相传诸葛亮辅佐刘氏建立蜀国后,南蛮犯蜀,诸葛亮领兵南征,七擒七纵其首领孟获,班师回朝至泸水,无法渡河,诸葛亮急中生智,在解蜀军的泸水之围中,包子派上了用场。

(人民日报)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