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走进更多浮动更少管理新时代

19.03.2014  10:17

证券时报记者 黄小鹏

3月17日,即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由1%扩大至2%的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大跌279个基点,波幅约0.5%;接下来的3月18日,人民币继续小幅走软。市场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走势的逆转。

人民币年初以来的贬值走势以及此次波动区间放宽,标志着2005年7月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的结束,人民币已经进入一个更多浮动更少管理的新阶段。中国央行在人民币升至均衡水平附近适时放宽汇率波幅,显然是明智的。此前有流行观点认为持续升值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和表现形式,这是用中短期视角分析长远的基本性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综合水平,与某一阶段的升值贬值关系不大。

扩大波幅本质上与人民币升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新阶段开始之初之所以出现贬值,一方面是因为从基本面上看人民币已日益趋近均衡水平,一定幅度回调实属正常;另一方面是因为预期发生变化会触发大量机构和个人调整头寸,这表明外汇市场和其他资产市场一样,具有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特征。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认清新阶段之后的一些基本问题亦属必要。汇率体制有管理浮动(肮脏浮动)和自由浮动(清洁浮动)之分,中国实行有管理浮动制,但此前数年单边升值阶段市场更多看到的是“管理”,而进入新阶段后无疑会有更多“浮动”。事实上,央行自去年底以来就不断强调要“基本退出常态式市场干预”。但目前中国还不是清洁浮动,今后在大的方向以及某些特别的时刻,应该还能看到“管理”的影子。再说,肮脏和清洁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清洁货币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很清洁。

回到市场趋势上,目前人民币不具备持续大幅贬值的条件。一是内外部环境不许可,在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情况下,本币大幅贬值不利于纠正对外失衡,不仅于本国不合适,而且还会引发逆差国甚至亚洲竞争对手的压力。二是中国有保持人民币不大幅贬值的雄厚实力,近4万亿美元外储足以抵挡任何贬值的冲击,只要央行愿意,维持汇率稳定是轻而易举之事。当然,阶段性地升贬几个百分点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即便放宽汇率波动区间后,不论是日内波幅还是年度波幅,人民币与其他清洁浮动的货币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