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被高估 实际结算量不足全球1%

18.12.2013  11:51
核心提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英国、德国和瑞士都主动推进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计划,很多国家已和中国间签署两边         人民币国际化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英国、德国和瑞士都主动推进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计划,很多国家已和中国间签署两边的货币互换协议。但是Marc Chandler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被高估。所谓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涉及到的仅仅是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的贸易,还有一些货币互换协议,而这些协议目前没有一个付诸实施。
首先,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交易使用人民币,肯定不能算作“国际化”。其次,各国与中国签的货币互换协议也只是为了“摆摆样子”,尚未投入使用。没有使用说明没有需求。当然,互换协议可能对伦敦、新加坡、苏黎世等金融中心,以及那些计划中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来说十分重要。
12月16日中国外汇管理局(SAFE)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到11月末,今年中国公司一共涉嫌25亿美元外汇交易造假。共有112家公司涉案,41家将会受到行政处罚,12家被认为违法。Marc Chandler认为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根据本月9日SWIFT报告,人民币成为贸易融资中位列美元之后的第二大货币。这个消息带来了各种夸张的想象,甚至有人提出美元将被人民币取代。这种说法未免信心膨胀。贸易融资(例如信用证)中人民币的使用上升,或许只能说明有人利用贸易资金流掩盖资本流动。信用证是用来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从而得到相对较高的利率的幌子。
绝大部分使用人民币的是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公司之间的交易,真正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总量很小。SWIFT的资料显示,人民币贸易融资曾在2013年1月和3月分别超过欧元位列第二,但在中国政府严打发票造假之后回落到第三位。实际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占全球总量不到1%,低于泰铢和瑞典克朗。远远跟不上在人民币在贸易融资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