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人民币升值幅度将减小 或对CPI造成压力
学者论坛 由于海外经济的逐渐稳定、美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未来应该是涨跌互现,人民币汇率很有可能会更具弹性,将对出口行业出口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2014年随着美国经济更快好转、美元逐渐走强,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可能性会日益减小,或是维持稳定水平,或是人民币接下来停止升值后出现一定的贬值,中国大量进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国内投放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这会对中国CPI造成巨大的压力。
李左东 张若星
2013年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年CPI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在2013年全年同比增速13.6%,到年底总量已经突破110.65万亿元的时间点,中国的CPI取得2.6%的涨幅实属不易,这其中人民币升值对全年平抑CPI指数有很大贡献。中国人民银行[微博]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累计升值3.09%,远超2012年0.25%的升值幅度,2013年升值幅度为2012年升值幅度的3倍,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人民币2013年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升值7.9%和7.2%,人民币升值最重要的是解决输入性通胀,平抑CPI水平,因为中国对国际市场初级产品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强。
由于中国初级产品进口规模巨大,2013年主要初级产品进口额(不包括煤炭)达到5228亿美元,按年末人民币对美元价格1:6.06折算,约合31681.68亿元,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5.57%,进口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会带动中国下游商品价格全面上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从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所采取的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大量美元被注入国际市场,引起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抵御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CPI的冲击,人民币升值是非常有效的。
按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7%,而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4.6%,油脂价格上涨0.3%,猪肉价格上涨0.3%,鲜菜价格上涨8.1%。在2011年修订后的中国CPI统计中,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权重是31.79%,食品价格涨幅在2013年远远高于全年的CPI。食品中涨幅比较小的是油脂,而油脂的原料来源大豆,中国2013年进口6338万吨,占中国油脂企业原料需求的近80%,没有这么多大豆进口,很难想像中国的CPI是什么结果;猪肉在食品价格中占比比较高,很幸运的是2013年猪肉价格一直比较平稳,如果接下来中国的猪肉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对CPI水平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中国支持双汇集团2013年收购了美国SmithfieldFoods,该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及猪肉生产商,中国有稳定的猪肉供应,才能保证未来中国CPI基本稳定;看2013年食品价格上涨,其中鲜菜价格涨幅大,全年上涨8.1%,这也是普通国民感觉最明显的,蔬菜价格上涨过快和中国的土地面积减少,种菜成本上升有关系,但是蔬菜由于不可能长途运输,所以中国不容易进口鲜菜,导致中国在国内鲜菜价格明显上涨情况下不能有效依赖国际市场解决,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平抑蔬菜价格没有太大帮助,反而因为外汇储备增加导致人民币超发而使国内物价普遍上涨,其中蔬菜价格的上涨最近几年分外明显,给普通国民造成很大的困扰,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每一年都明显超过CPI的水平,就不能总以气候异常来解释。
对于中国这个恩格尔系数比较高的国家来说,食品在人们日常消费中所占比重比较大,房子价格高,大家又不是经常买,但如果连蔬菜、水果都买不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更加有力地控制CPI尤其是食品价格非常重要。但是伴随中国的出口能力增强,2009年中国的出口成为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额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200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2013年已经超过3.82万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央行[微博]用发行人民币从市场上购买而来,所以导致外汇占款2013年底达到28.6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超发就会造成大量流动性,进而会推高物价。因为理论上讲一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这个国家要么接受本币升值要么接受通货膨胀,中国政府伴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同时推进的是人民币的升值,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从1:8.28升值到1:8.11,接下来人民币已经连续升值八年,到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升值到1:6.06水平,人民币八年升值35.7%,在中国的2005年总量是29.88万亿元而2013年的总量已经是110.65万亿元背景下,这八年来伴随着货币供应量增加而CPI没有失控,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对平抑中国的CPI贡献非常大。2013年中国一年进口原油2.82亿吨,假设按每桶原油100美元的国际市场价格计算,如果是1美元:8.28元人民币,进入中国的价格就是每桶828元,如果是1美元:6.06元人民币,进入中国的价格就变成每桶606元,中国最近2年来出现了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下降而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升,中国已经20多个月PPI下行,这里面与人民币升值对进口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是有关系的。
由于海外经济的逐渐稳定、美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未来应该是涨跌互现,人民币汇率很有可能会更具弹性,将对出口行业出口产生一定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2014年随着美国经济更快好转、美元逐渐走强,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可能性会日益减小,或是维持稳定水平,或是人民币接下来停止升值后出现一定的贬值,中国大量进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国内投放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这会对中国CPI造成巨大的压力。
在全球经济西进东退的背景下,中国在保证GDP增长和稳定CPI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建议是:一是更快推进改革,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场不仅包括国内市场而且要包括国际市场,中国的商品价格水平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平抑,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提出的 “口粮绝对安全”不只是靠中国市场保证安全,而且要靠国际市场帮助中国保证安全,如果中国在能进口到一定粮食的情况下,优先让中国的耕地恢复土壤墒情,倘若他日真的出现战争,中国依靠更优质的耕地才能更好保证中国的粮食供应,所以中国的对外开放应该力度更大。
二是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保证普通国民生活不受影响。如果接下来CPI真的出现明显上涨,政府应拿出更大的财政补贴,尤其对困难人员,这种补贴应该是一种直接补贴而且最好是使用一种消费券的形式,保证大家度过CPI上升周期,待CPI恢复到可接受水平停止补贴。
三是继续改善中国CPI的统计构成,让CPI更加真实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现有的CPI构成中食品所占比重仍然偏高,这导致主管部门要想控制CPI主要就是控制食品价格的冲动,而过于严格控制食品的价格会有可能引起食品质量出现问题,而且种植粮食不赚钱对中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是伤害。
四是让人民币更加真实反应市场水平,让汇率成为真正的市场调节杠杆。在市场的调节杠杆中,政府要发挥利率、税率和汇率等“三率”的作用,如果CPI出现剧烈上涨的时刻,中国政府采取让人民币升值的做法符合市场预期,这会干预进口初级产品价格进而起到平抑CPI的作用,但在中国经济明显放缓,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会促进出口,也是市场所能接受的。
(作者李左东单位:商务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