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周克敏:对人才强校的一点认识

19.12.2013  12:21

什么是人才?按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所以广义的来说,每一个来我们交大工作的人都应该是人才。当然,我们更喜欢吸引高端人才。但是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要尊重人才,服务好、用好现有的人才。产生人才吸引更多人才的效应。高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很重要的方面是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服务人才,把教师的精力集中到教学和科研上来。

我们交大在为千人计划专家的服务方面是做得很好的。特别是人事处人才办的工作很出色,为我们解决了很多作为一个外来者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的烦心难题。如果能将这种服务推广至更广的层面,必将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关键要建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我在下面所提到的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对我国高校状况的初浅了解得出的,在我国高校具有普遍性,但并不一定适用交大。

要吸引人才来交大,首先要让外界了解交大。交大在很多学科有着很强的实力,特别是在本行业相关的领域做出了很多值得骄傲的工作。但是我们交大人十分朴实、谦虚,让像我这样的外来人,到交大之前,一无所知。实际上,交大内部交流亦很少。但是,要把交大建成知名大学,我们不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要更多的展开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交大的教职工和学生要走出去,外面的同行要请进来。因此,首先就要切实解决来交大访问、工作的学者的吃、住、行问题。例如,不管是新校区还是老校区,没有太合适的就餐餐厅和食宿的旅店;学校餐厅服务时间很短,限制了师生时间安排的灵活性。我们的住宿条件可以简单,但卫生条件还需要改善,尽管校外有可选择的地方,但不如在校内有利于学术交流。北京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校内或附近就有专业化管理的酒店,既给学校带来了经济收益,又给老师对内、外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也同时减轻了学校和老师的相关开支。

留住人才尽其用并发挥他们的作用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要配备和建立相关的支持团队。因此,学校在人才到校之后的后续支持十分关键。一般地说,给个别人才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可能的。但是,没有整体的环境改善,个别人才的作用也会受到限制。比如说,年轻教师的办公条件。全国各大学都存在着学校大楼越来越多,但是青年教师的办公条件改善不大。很多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工作,根本无法有真正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环境,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更缺乏引人才的环境,这也同时给高端人才的团队建设带来障碍。

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就要从点点滴滴上尊重人才。首先要尊重老师的时间表。我们的高校老师经常突然接到通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某某申请、填写某某表格或参加一个会议,缺乏一个时间安排;还有就是该下来的科研经费,迟迟不来。如果来了,就要在几天、几个星期花完。这些对我们这些做研究的人来说很难适从。

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还要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我们交大行业性强,国内外交流相对少,思想相对保守。全国各大学都存在着教师近亲繁殖较为严重,对立学术观点和思想较少,很难发生碰撞而出现新思想火花。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是难以容忍挑战权威的叛逆者的。因此,我们交大需要格外重视吸引校外人才,给他们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大力支持他们的成长。

大学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作为首要的任务。国内大学的部分老师更多像工程队的包工头,学生与导师的学术交流很少。这和世界上知名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式有很大不同。过去十几年中,我接触了很多从国内名校出去的留学生。包括在国内已经读了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发现他们和十几年前出去的留学生差距很大。最根本的问题是大学和研究生的教学出了较大的问题。有些基础研究生课程是半自学的,极少有名师教授这些课程。知名、优秀的教师几乎不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这样的大学也不太可能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

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还要有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有人说,为什么中国高校只能培养高级打工仔,但是无法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其实,这也是“钱学森之问”的核心所在。

我们高校在很多方面还是“计划经济”。我们计划出多少篇论文、多少国家奖,培养多少硕士生、博士生,拿多少项目。我们不能把老师当作加工厂的工人、鞋匠、园丁,评价老师的标准不能靠挣了多少工分,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我们高校喜欢用数字评价一个人的贡献和学术水平,近年来这些做法在全国高校盛行。就我所了解到情况看,我们研究中的有一些是为了论文而发论文,为了获奖而获奖,低水平的跟踪,很少有真正创新和本质性的发展。

我们可以想象证明了世纪数论难题《费马大定理》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Andre Wiles)在中国高校考核制度下是要被淘汰的。他在七年时间里,什么结果也没有发表。如按照我们的标准,他很难在国内生存。因此,要真正的把我们学校变成名校,要有合适的评价体系,鼓励潜心做学问的人才,给他们充分的学术自由。

 

个人简介:

周克敏      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杰青(B类),长江讲座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IEEE Fellow,AAAS Fellow。1962年出生于安徽芜湖。1982年获得北航自动控制专业学士。1984年赴美明尼苏达大学学习,1986年和1988年分获电子工程硕士和控制科学与动态系统博士。1988年至1990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和讲师。从1990年起任教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2000年升为正教授。2002年至2006年任系主任。在京都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做过短期访问教授。曾任及现任多个国际顶尖期刊编辑(Associate Editor),其中包括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SIAM Journal of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and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分别被授予Oskar R. Menton Endowed Professorship,Michel B. Voorhie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Mark and Carolyn Campbell Guidry Professorship,Roy Paul Daniel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2004年被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众议院授予杰出贡献奖。2008年和2009年被分别授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唤雨师(Rainmaker)和旗舰教员(Flagship Faculty)。2004年获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B类)杰出青年基金奖。2004年起兼任中国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2009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由于“对鲁棒控制系统理论和应用的贡献”而于2003年被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2011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士”(AAAS Fellow)。发表了60多篇期刊论文并出版了3本享誉国际控制界专著与教材,包括“鲁棒控制基础”、“反馈控制导论”和“鲁棒与最优控制”,是控制领域必读的经典。论著至2012年被引用(SCI)共计6,800多次(Google Scholar 引用11,80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