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冯军焕:为人才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20.12.2013  13:17

西南交通大学人才强校主战略推进工作大会刚刚落幕,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处长冯军焕十分振奋,也深受鼓舞,“我们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决心和意志,我相信大会的召开有助于在全校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惜才爱才的浓烈氛围。”结合自身工作,冯军焕表示,和发达高校比,我校的设备资产总量和增量有差距,有些学科还不能完全做到为每一位人才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但我认为,人才工作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创造适宜人才的工作环境,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学校建设发展要靠人才,没有一流人才就没有一流大学,人才强校成为大家的基本共识,“没有哪一所大学不重视人才,不重视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冯军焕表示,人才能够发挥重大作用,一要靠自身条件和努力,二要靠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要靠管理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才服务的意识和行动。因此,他提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都离不开高水平人才,唯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才可能培育出高水平人才和出大成果,唯有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才能够适应于并服务于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们强调教师队伍人才工作时,不能忽视管理队伍人才工作,建设一支懂管理、懂业务、有能力、有水平、无私奉献的管理队伍同样重要。”

冯军焕介绍,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学校实验装备条件逐步改善,我校优势学科的实验室条件与环境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水平。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及设备资源配置渠道包括:引进人才专项、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专项、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专业建设专项、“211”和“特色985”学科建设专项、中央改善办学条件专项、科研项目等。“人才对设备的需求可以通过专项获得配置,或者通过设备开放共享途径满足使用需要。”

如何创造适宜人才的工作环境呢?冯军焕谈到,学校要为人才提供两个适宜的环境,一个是生活环境,一个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比生活环境更重要、更吸引人才。工作环境包括团队助手、场地、实验装备等。按照“人尽其才,物尽所用”的原则,学校仪器设备资源既要科学合理配置,又要全面开放共享使用。目前,设备处已经开始在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上下功夫,花大力气把全校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公开,“让老师们看得见用得上,把现有的资源利用好”。而且,设备处正在建设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式虚拟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系统,拟将全校大型设备纳入网上公开化管理;建立标准化大型仪器设备综合信息库,实现网上使用预约功能,提供按机时预约、排队预约和送样预约等模式支持;实现大型设备在线使用状态实时监视功能;实现校内经费卡支付结算验证功能;实现校外用户预约使用审核管理。冯军焕还透露,学校将推广大型设备虚拟集中(非物理集中)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提高优质设备资源使用效益。“我校是教育部优质设备资源校际互通CERS项目成员单位,在校内设备资源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时,老师们可以通过CERS平台使用其他高校开放共享的设备资源。”

冯军焕热忱地说到:“学校实验室建设和设备资源配置及开放共享工作惠及师生,我们欢迎老师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让人才安居乐业,在适宜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个人简介:

冯军焕,男,1962年出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教授,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处长,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