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五有”交大人——徐飞校长在2014人才培养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10.12.2014  22:05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与策划,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西南交通大学2014人才培养工作大会”。本次会议是学校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深化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动员会;也是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前夕,百年交大承载新使命、适应新常态、谋划新发展的一次集思广益的重要会议。今天会议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冯晓云副校长、陈志坚副书记、何云庵教授以及特邀嘉宾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学生成长档案”正式启动,师生代表做了很好的发言,接下来还将对教育教学优秀团队及个人进行表彰。

为了开好本次会议,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招就处、校团委、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国际处、科技处、文科处、资产处、图书馆等单位和各院系,前期都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座谈。从10月份开始,学校各类人才培养的论坛、研讨会、论文征稿活动相继举行,还邀请了美国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分校、台湾中央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所有这些都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感受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下面,我就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谈三方面的意见。

 

一、清醒认识新形势、新挑战,加快顺应“新常态

(一)从全球看,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已经促发了新一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世界高等教育革命

1.全球化挑战。 全球化 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特征,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动力。顺应时代的发展,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大学自我革命如火如荼。实际上,早在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就启动了推进以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为发展目标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从根本上为欧盟社会未来发展搭起了 人才培养 的新平台,通过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保障欧盟各公立大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人才的竞争素质或科研能力。新世纪以来,美国大力推出“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在最近几年掀起本科教育改革新热潮。在最新的《U.S.News 2015年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八的杜克大学,更是不惜重金推进“推倒重建式”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推出基于“杜克沉浸学习”的通识教育,对小到一门课,大到整个课程体系、师资配置、课外实践,甚至学生宿舍建构,都进行全面改造。

2.信息化浪潮。 美国经济学家Jeremy·Rifkin所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版,引起人们对以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为核心的产业变革的高度关注。信息化席卷全球,并迅速上升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今后20年人类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技术革命——数字化革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等数字化手段,将在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将因数字化发生颠覆性变革和结构性改变。

信息和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最终可能产生的学校形态的改变。2013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认为,在近期“云计算”和“移动学习”技术将进入基础教育的主流应用;在中期“学习分析”和“开放内容”预期将会在20%以上的教育机构得到应用;在远期“3D打印”和“虚拟远程实验室”将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近几年来,MOOCs为高等教育带来一场革命,空前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MOOCs、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智慧校园、数字化大学等全新教育模式,因其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化学习,备受高校师生推崇。

2012年,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报告《通过教育数据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对美国国内大数据教育应用领域和案例,以及应用实施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认真研阅。前不久,学校刚刚召开了数字化战略推进大会,正如我在大会报告中所说,我们必须加快探索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学校办学实际的新路径,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建立数字化育人新模式,切实肩负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实现学校的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

(二)从全国看,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拨款机制、考试招生等制度将发生重大改革

1.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劳动力市场对知识型员工的新需求,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参与全球化、主导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实际上,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的改革总目标。今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会议,明确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主题,并确立了综合改革的六项核心内容。

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将突出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从增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从表层改革深入到深层改革,其重点在综合,关键在深化。近期,上海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参与的“一市两校”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已正式启动,同时,教育部正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研究制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巩固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成果;更好地应对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2.拨款机制改革。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11月21日在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时谈到,高校教育拨款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拨款将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原有的“985、211”项目式拨款,将逐渐被以绩效评价为原则的拨款方式取代,“985、211”高校在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将被弱化。这些即将出台的举措意味着,以前我们依据“211”和“特色985”身份可“坐享其成”的资源和经费,将要通过竞争来取得;因此,提升质量、注重绩效、增强竞争力刻不容缓。据悉,未来国家教育拨款依据的绩效,主要体现为“四个比度”,即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以及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3.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招考制度改革思路和措施。今年上海、浙江率先实施试点,2017年全国将全面推进。其中,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同时,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之后。这些改革举措,无疑将深刻影响高校的招生、录取乃至办学,倒逼高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高校间的生源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取消录取批次将导致优质学校生源爆满,而非优质学校将面临招不满甚至招不到的窘境。

4.优质生源争夺日趋激烈。 争夺优质生源,已经不是国内高校之间的较量,随着海外留学市场的不断开放扩大以及世界名校教育品牌的吸引,国内高中生尤其是优秀生竞相选择出国留学。同时,海外高校也频繁造访内地,抢滩留学市场,甚至直接在国内办学。从前些年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到近一两年的温州肯恩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高起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继成立。

三个多月前,上海纽约大学搬进位于浦东陆家嘴的新校园,几乎复制了美国纽约大学与曼哈顿金融区“无缝融合”的“垂直大学”模式。11月17日,昆山杜克大学新校园正式启用,新校园设施先进,学生凭借学生号,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学校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是如此丰富,以致全球各研究基地的大数据历史记录可一览无遗。有资料表明,现在全国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063个,在校生规模为55万人。迄今这股办学浪潮仍在涌动并有加速之势, 正向“体制内”的中国大学传递巨大压力 。

5.兄弟高校纷纷出台大力度的改革方案。 10月31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同意《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备案函文。清华将在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上个月,《复旦大学关于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今年年底前复旦各个院系将全面实行“自治”。这个月,以师生治学、本科小班教学、国际同行评议等为亮点的《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也已获批,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近期,武汉大学围绕“深化改革年”和“学科建设年”两个主题,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积极推动人事分配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四川大学着力人才选拔培养和输送、推进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聚焦学科发展、深化内部治理结构四大领域的综合改革。浙江大学的改革方案涉及人才培养、科研与学科布局、队伍与人事制度、产学研与服务、大学治理结构、资源配置与保障、浙大体系、政治保障等8个方面52项任务。尽管各兄弟高校综合改革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三)从学校自身看,学校改革、转型和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

这些年来,学校抓住了中国高铁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项目等方面的实力充分彰显。今后我们当会保持并不断强化轨道交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在工程项目上的强势和在应用技术类学科上的优势,将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定位成专业应用型甚或职业技能型。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使命。

当前,学校发展中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加速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造就为人类持续进步而不断创造新知识的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和关键领域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需围绕转型,全面深化改革,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理性定位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建立起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综合改革的核心,一切改革都要围绕人才培养这项中心工作展开,一切资源都要向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集聚。学校即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也正着力制订“十三·五”规划以及今后分“三步走”战略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在充分调研、缜密论证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抓紧制定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无疑,人才培养方案将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将在明年召开的人才培养工作上,正式发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教学和科研

理论上,大学教师应该教学、科研并重,理由很朴素很简单:当老师若不教学,干什么?当老师不做科研,教什么?但现实的情况是,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将二者人为地对立起来。须知,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责任是教书育人,教师上课天经地义。实际上,交大历来重视教学,素有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一直以来,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学术,已成为交大杰出教师群体的真实写照。

另一方面,对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是王道。本质上大学是学术共同体,从事科研是题中之义,自不待言。但需注意,大学的科研不仅是research,还包括research training。之所以指出后者,旨在强调不要为科研而科研,科研过程需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科研不仅自身要出成果,还要反哺教学。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不仅能保证教学跟踪学科最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验条件,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科学研究中追求真理、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理性思考、批判性分析推得结论的研究心得,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教育不应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该将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融合起来,构建基于研究型、探究性学习模式,真正使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教师和学生

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分别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然而,实际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很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远未充分体现。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很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导向。过去以教师、课程为中心,正在或者已经让渡为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正在向师生学习共同体转变。教育当回归其本真意义和本然价值,教师需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激情、兴趣、好奇心和探索冲动,使他们能不受任何禁锢地学习和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一是全员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二是个性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概言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工作最后都要落实和回归到培养学生,每一项活动都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开展,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明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导学、助学、劝学和督学作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学生对成人、成才的渴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提供最广阔的空间。

为了一切学生”,就是要肯定并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强调所有学生的成长成才都享有公平权利和机会。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个人兴趣、自我认识、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差异性,为所有学生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他们个性化发展。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帮助它们增强挫折承受力,培养健全人格;要加强对中间群体的督促与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要促进优势群体追求更高更卓越的目标。

为了学生的一切”中的“一切”,包含四个维度,即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塑造。这四维一体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共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强调指出的是,从能力导向到价值观导向,是世界各国教育另一引人瞩目的新动向。尽管各国倡导的价值观取向不尽相同,但将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则越来越趋于一致。以新西兰为例,该国要求学校应教育学生具有追求卓越、创新与好奇、多样化、尊重他人等八种价值观。我国也高度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进与出

”就是做好招生工作,解决好优质生源问题。如前所述,眼下各高校生源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家考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又将全面铺开,在此问题上学校已经没有任何犹豫和回旋余地,必须尽快谋划,主动因应。除了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推出更多在谋略和攻略层面上的招生举措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借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东风,顺势而为,在战略层面对招生工作系统思考,适时推出“按大类招生”制度,并建立与之紧密衔接的“按大类培养”制度。

这里“大类”可以是一级学科,也可以是理、工、医、文、史、哲、经、管、法、艺等门类,或者按照我校工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生命医学四大学科板块。如果工学学科过于庞大,可以考虑分为工学一类、工学二类等。今后,本科生按大类招生是大势所趋,原因至少有三。一是未来大学教育越来越淡化专业,强化通识、素质和能力,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二是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专长,让学生在大学高年级再选择专业将更明智;三是当今科技的发展表现出两个鲜明的向度,一方面学科固然越分越细(因此,专业仍需存在,正所谓术有专攻),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大科学时代学科越来越交叉融合。

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又如何衔接?自然的逻辑是按大类培养。实际上,国内南京大学的“三三制”培养模式,就是将本科教育过程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每个阶段50到60个学分。在多元培养阶段,又会给学生提供三类发展方向,也就是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国外墨尔本大学在2009年彻底改变沿用了150多年的教学传统,诞生了所谓的“墨尔本模式(Melbourne Model)”。具体来说,是将过去的96个本科专业简化成6个“新生代”本科学位(New Generation Undergraduate Degrees),即人文、理学、经济、生物医学、环境和音乐。在“墨尔本模式”下,实行“3+2+3”培养模式,即本科3年、职业或专业硕士研究生2年、博士研究生3年。

关于“”,即毕业出口。相对而言,我校培养的学生出口较为单一,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未来我们要着力培养三类人才,即学术人才(scholar)、管理人才(leader)和专业技术人才(professional)。西南交大应成为培养“学术大师”、“管理精英”和“产业翘楚”的殿堂,成为英才辈出的高地。需特别指出的是,2013年我校本科生国内升学的比例为23.6%,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为4.3%,而清华大学对应的比例分别为54.4%、27.3%;上海交大为32.23%、26.64%;电子科大为40.4%、10%;北京交大为39.32%、13.12%,两者之和为52.44%,并且有计划增长至60%,显然我校这方面差距巨大。针对这一现状,今后要大幅度提升攻读更高级学位和出国留学的比例,鼓励和激励更多毕业生走上学术的道路,为将来更为开放的职业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四)专业与通识

2002年,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在发表的题为《更高的期望》报告中明确指出:“21世纪最好的本科教育,应该是基于新形势的通识教育”。这些年来针对大学教育过分倚重专业教育、严重漠视通识教育的弊端,高等教育界正在做深刻反思和调整,从而使通识教育从边缘走向主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理念提升和深化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墨尔本大学力推“墨尔本模式”的根本动因,就是他们充分体认到,本科教育总体上就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卓越教育的基石。

教育家纽曼认为,通识教育之所以胜过任何专业教育,是因为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接受过良好通识教育的学生,其理智水平足以胜任任何一种职业。通识教育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进而“转识成智”,提升学生的洞察、选择、整合、迁移和集成创新能力,尤其能提升学生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的能力,作出明确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这些比掌握一门具体的专业技能更本质、更重要,并能产生最大的溢出效应。

当然,重视和强调通识教育,绝不意味着削弱甚至排斥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一对范畴,都不可或缺,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完整内容。通识与专业是辩证关系,专而不通则盲,通而不专则空。它们密不可分,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学实践中,既要遵循学科专业自有的分类和流变,把专业学精、学深、学透,又要注重整体关联和宏观把握,在掌握各种专门技能和领域知识的同时,拥有宽厚基础和综合素质。在日常教学中,通识课至少要上出专业课的水平,要坚决走出通识课是专业课的概论或导论课,是拾遗补缺、浅显花哨的拼盘什锦课,或是好混学分的“水课”等误区。同时,在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科学知识,更要把握科学方法,尤其要领悟科学精神。

(五)教育教学与三大战略

人才强校主战略”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无论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还是强力助推工科登峰、理科强基、文科跨越、生命振兴,大力提升学术竞争力、科技创造力和思想影响力;无论是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是打造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效率的支撑保障团队,都离不开各级各类人才。

国际化战略”为构建我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平台。教育教学要自觉以国际化战略为牵引,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从全球视角出发认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跨文明对话能力。积极推进师资国际化,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逐步实现培养过程的国际化,在课程的讲授内容、教材、授课方法上与国际接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数字化战略”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供最直接的支撑和保障。数字化战略通过构建深度融合的“课堂-在线”学习环境,助推学生的学涯、职涯、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知识管理与自我评价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挖掘为核心的数字技术,还为精细化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过程评价、资源分配与辅助决策等方面提供最高效、最智能的支持手段。


三、培养“五有”交大人

  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完)人,是古今中外教育前辈先贤们的共识和核心理念。基于完人这一核心理念,结合深刻洞察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明确提出培养“五有”交大人,即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

(一)    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

简言之,担当就是承担责任、当仁不让。社会担当基于健全人格,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征。健全人格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各个方面积极协调的发展状态,是修身之道、成人之本。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体现人的社会性和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

自古以来,中国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昭示着中国传统的君子人格之美,内圣外王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旨在修炼“内圣”,成就健全人格;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表现为“外王”,或曰社会担当。人唯有胸怀家国天下,心系黎民苍生,身行道德文章,其生存意义才得以体现;唯有担应担之责,当该当之事,其生命价值才得以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大学生是可爱、可贵、可为的一代,现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看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部分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较弱,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和社会,甚至出现人格分裂或双面人格。青年大学生不要被眼前琐碎的功利考量所羁绊,不要患得患失、陷于世俗和小我,应志存高远,精进不已,刻苦砥砺,奋发有为。作为社会的精英,自觉承担起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二)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

专业才能是参与社会分工、从事特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门素质,它表征一个人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终身学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操守是安身立命的基石,为人处世的原则。职场人为谋取生活从事某项术业,必须遵从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必须践行“”、信仰“”。职业要成功,才能是基础,操守是关键。毋须讳言,专业才能相较职业操守,容易习得、见效迅速、来得实在,因此,重才能、轻操守的情形并不鲜见。但是,忽视操守的后果很严重,因为才能不足,不过是次品至多是废品;但操守缺失,很可能是毒品和危险品。

讲贯得明,操守得安、涵养得熟,故能不乱”。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理想的教育就应该在“”和“”两方面达成平衡,做到德业兼备,德才兼修。青年大学生既要热爱所学专业,加强专业学习,打牢知识基础,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本专业、本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所从事的职业热爱、尊重与负责,自觉履行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不因私而废公,不因利而忘义,不因权而废法。

(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

当今大学乃至整个社会有种倾向,重科学、轻人文;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因为科学和工具可以产生现实生产力,带来实际效用。诚然,基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人文似乎无用,但相对于“有用有所难用”的科学,人文却“无用无所不用”。人文作为生活的哲学,探索自身与自身、自身与他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它有助于打好人生底色,完善人格,滋养成为合格公民的素养;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对世界与人生的本质意义广泛而全面的理解。

就科学本身,也有一种倾向同样值得警惕,即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轻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美国学者米勒认为,科学知识技能的内化升华,有利于逐步形成一个人的科学能力,进而解决社会问题;任何科学问题的认识与掌握,除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与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精神和素养。科学素养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注重对科学知识及其演化流变、陈述阐发、分析范式和价值表达的深刻洞察。有科学素养之人,具备观察世界的正确态度和明辨智慧,能恰当利用科学技术,并对科学技术给个人、社会和自然界的负面影响自觉警醒。

新型人才应既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学科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广的人文情怀。继往开来,重拾人文教育,超越科学教育,这将赋予置身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学教育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势必重新定义人才、将才和帅才。两者的结合,对学校而言是站在新的起点再出发。

(四)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

谈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谈的就是“宇宙”,就是“时空”。在现代意义上,宇宙是“时间无尽永前、空间无界永在”的存在。《文子· 自然 》曰“往古来今谓之 ,四方上下谓之 ”,在中华文明的哲学中,宇宙不但显示空间的苍茫,时光的深邃,而且带给人类无尽的追问,激发生命无穷的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近来的热门电影《星际穿越》就展示了时间和空间相互交错的图景,隐含了人与宇宙的关系。人当有宇宙观、时空观,于纵深处俯察世界景观,展示人生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如果置身于思维的坐标系中,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分别就是纵坐标和横坐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就是要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在对世界大势的宏观把握中,前后看、左右看、上下看,用全面的眼光、联系的眼光、变化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指导行动。

正如前文所述,全球化和信息化愈演愈烈,历史上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由此及彼、由物及人来得更为紧密,也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推己及人、度人度己来得更为重要。每个人都应该从历史和全球的视角、从个体和社会的视角,对世界与中国、现在与未来、生命与价值、个体与群体,进行战略思考与理性选择,认清世界在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前行的方向,认清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所处的方位,认清自己的人生坐标,因势而动、乘势而上。

(五)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可持续发展教育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指出,学习是指:学习以批判的方式提出问题;学习阐述本人的价值观;学习设想更加光明和可持续的未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学习如何通过实践知识来作出应对;学习如何探索传统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现在,各国教学模式的改变,几乎都朝着通过探究式学习、反省式、实践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方向发展。

现代以降,创新精神被不断发扬光大,已成为社会和个体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着力培养和造就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并致力于发现新问题、攻克新难题、提出新方法、发明新技术、建立新理论。2013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勾勒了该国未来挑战时强调,面对科技和经济形势的改变,下一代不但要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还要懂得创造新的知识,并以创新的手法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然而,没有批判,便没有创新;没有批判,便没有新观点与新理论,更不要遑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跨越。所谓无破不立,有破才有立。一部人类思想史和技术进步史已经表明,批判尤其是冲破传统固有观念的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应自觉养成批判思维的习惯,敢于、善于和惯于质疑问难,鼓励争鸣、辩论和超越。

一般来说,批判思维由认知技能和情感意向构成。前者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调控;后者包括求真、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质疑、自信和好奇等。对高等教育自身系统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我们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批判思维的缺失成为一大窠臼,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能力,限制了科技进步和思想发展的更大可能性。


综上所述,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反映了社会性和个体性,也即大我与小我的关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现实性而言,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处理好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关系,确实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根本性。在其他四对关系中,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是德与才的关系;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是破(批判)和立(创新)的关系。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在交大118年的办学历史上,形成了“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交大校训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它们沉淀了历史,影响着当下,更启示着未来。交大校训是交大人为人、为学的行为指引,交大精神是交大人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校训、精神与“五有”,构成路径、动力和目标三位一体,构筑起由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的奋斗之桥。

希望大家会后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立德树人,坚定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培养“五有”交大人,不断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早日把交大建设成为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而共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