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解读】刘占祥: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1.09.2014  12:01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加上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古诗文,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再次表明习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的关注。

事实上,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的又一战略部署。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笔者以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按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积极融入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93年,《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报道了北京大学在校学生热衷于学习“国学”的情况。此后的数年间,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成立国学院或国学班,后是民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烈反响。

然而,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数不少的知识分子还在重操20年代激进的西化论者“全盘西化”的旧调,主张将黄土地、黄河文明(中华文明)汇入“蔚蓝色文明”(西方文明),实质上是在否定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那些文化先锋派那里,仿佛一个民族摆脱自己的文化根基可以像蜥蜴甩掉尾巴一样容易。从80年代的新“全盘西化论”,到90年代上半叶发端、至今方兴未艾的国学热,这不仅仅是一个中西文化之争、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而是反映出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进步、中国文化如何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理性思考。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的国学热,乃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在全社会尤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仅关乎一个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一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问题,实际上,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经世致用,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以党的领袖毛泽东为例。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就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著作,其中,中国古代典籍如《四书》《五经》《御批通鉴辑览》《韩昌黎全集》《昭明文选》《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楚辞》《汉赋》《史记》《汉书》等等,无不精熟于心。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毛泽东雄才大略,挥洒自如,无时无刻不显示出他扎实的传统文化修养。例如,1945年3月,针对国民党进攻解放区时中国共产党所应采取的对策,毛泽东说:


第一条,是老子的哲学“不为天下先”,就是说,我们不打第一枪。

第二条,就是《左传》讲的“退避三舍”,你来了,我们让一下。

第三条,是《礼记》上讲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就是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一番话指挥若定、气定神闲,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娴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知识的卓越才能!

进一步说,即使从最实用的角度而言,传统文化及其经典著作的学习,也可以为大学生增加弥足珍贵的语言修养。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加上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强调要加强古诗文学习,我以为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洞察。今天,不少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语文能力令人堪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乃是由于他们的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我在《经典阅读的三种境界》一文中曾如此质疑:“当年那些饱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民国学人们,可曾还需要为遣词造句、语法修辞之类事情而愁肠百转,辗转反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事实正是如此!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两篇出自我校杰出校友的经典范文,一篇是竺可桢学长的《大自然的语言》,另一篇是茅以升学长的《中国石拱桥》,众所周知,他们是工科人才,然而,透过这些文章,我们分明能强烈感受到老一代工科学者文化功底的厚重和语言艺术的高超。读一读两位杰出校友的传记,了解一下其早期经历,我们不难获知,这种文化修养和语言修养,实际上源于他们少年时代打下的国学功底。

至于民国时期的大量文科学人,其传统文化工夫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还是以毛泽东为例,据统计,《毛选》四卷中的引文、成语、典故,引自《左传》48条、《史记》42条、《孟子》26条、《论语》22条、《礼记》14条、《尚书》13条、《诗经》9条。中央档案馆中,保存着毛泽东手书的古诗手迹一共117首,书写了中国两千多年来58个大诗人的重要作品,包括屈原、李白、李贺、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等等,其中有《离骚》《长恨歌》《琵琶行》等古典长诗。由此可见,毛泽东的著作之所以文采熠熠,形象生动,恐怕是深深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熏陶吧。


高校人才培养就课程体系而言,也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笔者以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追踪中国五千年历史:外来文化大规模进入中国共有3次,即:(1)佛教来华,(2)西学东渐,(3)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而外来文化实现了中国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情况只有2次:一是佛教中国化,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文化背景上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并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一定程度上乃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已故学界大师张岱年先生,曾经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古典哲学的若干基本倾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通之处。即(1)唯物论传统(最显著的是荀子的学说);(2)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唯物史观,如《管子》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肯定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4)社会理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设想,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天下为公思想。这些是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基础(《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6日)。就笔者讲授思政课的经验,如果我们选取《周易》中的阴阳原理、《老子》中的“天下万物负阴而抱阳”原理、董仲舒的阴阳观等等,以丰富的国学知识为背景,就容易在思政课中讲清楚“为什么外来文化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为中国人所接受,并且实现了中国化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产生更为广泛的认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而为大学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同样可以借助于传统文化资源。例如,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周易》《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中华经典文本中关于“和谐”观念的丰富论述,从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相互比照、辉映、阐发,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再如,我们可以用中国成语“水滴石穿”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原理,可以用“孟母三迁”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念阐释内因外因原理,用《老子》中相反相成的辩证法去分析矛盾运动、对立统一的原理,等等。

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事业中,毛泽东可谓光辉的典范。在哲学名篇《矛盾论》中,毛泽东随手拈来《孙子兵法》中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唐代名臣魏徵的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乃至于《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的神猴孙悟空七十二变,《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变人,等等,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将枯燥抽象的哲学问题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总之,我们应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西南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像茅以升、竺可桢、黄万里等杰出校友那样,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准,同时也具有出色的人文功底。惟其如此,才是对这所百年老校育人精魂的最好传承和创新。

 

作者简介:

刘占祥,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四川省委宣讲团成员和成都市委宣讲团成员、四川省伦理学会理事,西南交通大学师资工作委员会委员,政治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学位分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