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四川大学人才人物工程”人文社科青年教师座谈会

31.10.2014  17:12
学校召开“四川大学人才人物工程”人文社科青年教师座谈会 -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来源: www.scude.cc
          10月29日下午,“四川大学人才人物工程”人文社科青年教师座谈会在望江校区明德楼(行政楼)401会议室召开。校长谢和平院士,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成教授,副校长晏世经教授,副校长李旭锋教授,有关部门负责人,文科各学院、研究所、教育部基地负责人及科研工作分管领导,45岁以下青年教师代表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副校长晏世经教授主持。
       
          谢和平校长在座谈会上畅谈了对川大的发展、川大的教育和川大的学者三个方面的思考。他指出,各人文社科单位都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充分注意到他们蕴藏的巨大潜力,在不同阶段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支持,为青年教师的稳健成长破除障碍、保驾护航。谢校长强调,川大的地位决定了川大人的地位,四川大学已经制定了高端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只有将青年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实现“一流”、“高端”的发展目标。
       
          谢校长进一步指出,培养一流人才是川大教育的第一任务。川大的教育体系体现了精英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和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精英化教育并不等于贵族教育,而是指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质量、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青年教师作为川大教育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一定要谨记教师是第一身份、教学是首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激情,挖掘学生的潜质,帮助他们尽早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谈到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时,谢和平校长强调,川大的学者应该是品德高尚、教学优良、学术卓越的群体。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是全面实施了青年教师“三个全覆盖”,二是不断加大力度关心、支持、培养青年教师。他强调,学校目前有2千余名青年教师,各人文社科单位一定要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川大未来发展的坚实保障,是未来的“人才”、“人物”。各单位要贯彻执行“六步法”,及时了解青年教师在学术成长中处在哪个阶段,需要何种帮助,从而为他们的成长扶一把、送一程,最终实现“不影响青年教师发展速度、不影响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不影响青年教师事业追求”的培养目标。最后,谢和平校长要求各人文社科单位,在座谈结束后认真梳理本单位现有青年教师各项情况,摸清每位青年教师所处发展阶段及需要的帮助扶持,因需制宜,切实保障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
       
          座谈会上,两位文科学院院长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学院青年教师情况、主要发展经验、未来目标及发展思路,并和五名青年教师代表一同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四川大学人才人物工程”,加强青年教师支持与培养力度,解决青年教师工作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会议围绕青年教师在工作、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院长霍巍教授介绍了学院实施“新苗计划”,切实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内培力度,包括鼓励青年教师参与顶层竞争、积极落实“五个一”工程、实施“一对一”的传帮带制度、“点对点”量身定制青年教师“靶向式”定向发展计划等多种有力措施,成梯次、分层次地形成了高端人才发展链条。
       
          商学院院长徐玖平教授围绕学院青年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论文发表情况、课题参与情况等多个方面介绍了青年教师情况,并分享了学院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的主要经验,一是坚定“目标导向”;二是依靠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两条路径”;三是推行成果分级、科研奖励、师资发展、团队培育的“四个方案”。
       
          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代表李春霞副教授以《川大二十年成长记》为题进行了汇报。她结合个人学术成长经历,认为川大在跨学科培养、职位流动及帮带、学科创新、教学与校外互动、鼓励及访学等一系列青年教师帮扶机制卓有成效,她还就教师评估制度、学术假期制度、授课制度以及研究生培养制度向会议建言。
       
          艺术学院韩刚副教授回顾了自己近八年来在中国传统绘画史领域的研究成果,感言自己学术成绩的达成,主要得益于学校、学院的大力帮助。他说,学校、学院已经竭尽全力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和项目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自己对于学校、学院乃至个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公共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郭铭峰于2014年暑期受聘到四川大学工作。他介绍了自己先期的学术研究领域及成果后,表示自己在川大良好的青年教师培养氛围中,初步制定了下一步工作及研究思路,在积极踏实地展开学术研究的同时,认真承担好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讲师结合个人学术成长及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感悟,讲述了三点体会:一是老老实实读书,二是珍惜每一次写作机会,三是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他强调了学校实施“走出去”战略对青年教师的重要意义,认为这是向世界传递川大声音和川大文化的最佳途径。
       
          经济学院邓国营副教授将个人学术成果的取得归结为三点:一是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大力支持,二是学院自2010年起进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三是学院青年教师自发营造的学术氛围和浓厚的学术气氛。他强调,青年教师要进一步重视个人学术研究,“一个不做研究的大学经济学老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
       
          与会校领导、各学院负责人积极响应谢校长的工作要求,表示将全力配合学校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四川大学人才人物工程”,为早日实现川大梦、中国梦贡献力量。
       
        (转发自四川大学新闻网)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