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什么岗位最受追捧

15.12.2017  11:29

  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浪潮催生了新的企业模式和用人需求,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在促进商业发展中如何互相影响,一直是被热议的问题。

  谋求变革,离不开每个具体的人力资源支撑。近年来,受人工智能的辐射带动,相关岗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人才的供给和培养却尚未有过精细化探讨。日前,智联招聘携手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发布了《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为业界描绘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才供需版图。

人工智能什么岗位最受追捧

  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对人类智能建立数学模型,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门槛高,具备学术知识以及实操经验的“技术大牛”是企业争抢的目标。基于该类人才可复制性、可替代性差,企业在追逐人才时通常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出现高薪难求的状况。

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增长近2倍: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公司也加入到这一领域,并催生了大量人才需求。来自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量较去年一季度增长了179%。

其中,算法工程师增速最为迅猛:算法是大数据向人工智能转化的基础,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对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从智联大数据来看,算法工程师需求人数2017年 Q1环比增长60%,2017年 Q2环比增长36%,2017年Q3环比增长43%,均超过AI人才的环比增速,由于2017年 Q3为校招高峰,且AI人才的校园人才供给较低,因此2017年 Q3低于全国需求人数增速。

同时,程式化、重复性的岗位下降趋势初现: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尤其是那些程式化、重复性、依靠反复操作实现的熟练工种。投资银行业务、校对/录入两个典型职位连续3个季度出现大幅同比负增长。

此外,企业招聘时更看重技能:在热门技能标签关键词中,“数据分析”出现频次最多,占比39%;第二位是数据挖掘,占比19%;图像处理占比14%,位列第三;机器学习占比为11%,位列第四。

由于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未来得及形成有效人才输出,人工智能存量人才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培养,而互联网、电信相关的行业成为人工智能人才转化的重要来源。从人才所在的行业发布来看,AI人才主要分布在计算机软件行业,占比30%;互联网/ 电子商务行业,占比22%;通信/ 电信/ 网络设备行业,占比17%;IT服务及电信运营行业分别占比11%。


薪酬方面,现阶段人工智能薪酬区间主要集中于10001元至15000元/月,占比40%。与企业给出的薪酬预算来看,15001元至25000元/月、25001元至35000元/月区间的招聘缺口较大。

  

人工智能集中在一线城市

人工智能的人才需岗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热门一线城市,北京占据绝对需求,占总需求量的30%。《杭州市智能产业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杭州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名上跃居全国第四,拥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人工智能属性的优秀企业,这也让杭州的人才需求量占比4%,成为一线城市外的重要力量。

2016年成都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招引项目引领、本地项目发展壮大、创业型项目快速集聚,涉猎家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行业,以及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等领域的相关企业110余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企业集群。成都以3%的岗位需求占比上榜TOP 10城市之列。

数据分析供给最充足,机器学习最紧俏

  具备AI技能标签的存量人才当前所从事的职业主要分布在软件工程师,占比22%;高级软件工程师,占比19%;互联网产品经理/ 主管,占比10%;软件研发工程师,占比9%。这些岗位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从事AI相关的工作,另一部分则具备技能标签,但尚未进入AI领域,属于AI人才转换的重要来源。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可以重点锁定这些岗位的求职者。

AI人才现从事的职业TOP 10

在这些存量人才中,他们简历中的技能标签主要体现为数据分析,占比最高为48%,数据分析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成熟的技能,作为AI的基础建设,从事数据分析的求职者是向AI领域转换门槛最低的人群,也是最容易跨界从事AI领域的人群,与需求端技能标签的占比看,数据分析方面的人才供需结构较为匹配。其次,具备图像处理技能的求职者占比14%;数据挖掘技能人才占比13%;机器学习人才仅占比6%,出现了结构性供需错配。

AI人才热门技能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