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西南科大人】刘碧贵: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楷模

02.09.2022  10:21

编者按:七十年峥嵘岁月,积淀精彩弦歌;七十年波澜壮阔,抒写锦绣华章。建校肇始,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淬炼铸就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造就了今天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特色突出的西南科大。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精神的动力是永恒的。本栏目发布《龙山薪火》丛书教师篇中部分德业双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的精神追求和情怀,盼薪火相传。

 

西南科大农学功臣,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1991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证书,成为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杰出专家。


在西南科大东区,美丽的中心湖畔,有一座特殊的女性雕塑,齐耳短发,目光炯炯,安静地守望着蓬勃的校园。每当有师生或校友行至此处,都会向投以恭敬的目光。她叫刘碧贵,是西南科大,乃至全中国的农学功臣,更是“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的一座丰碑。从她身上折射出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值得每一位西南科大人一生传承和弘扬。

在老一辈西南科大人的记忆里,谈起刘碧贵想到的总是那个在学校小麦试验田里,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辛勤耕耘的纤细身影。几十年如一日,她克尽艰辛,潜心于小麦科研和教学工作,成绩非凡。

一提起刘碧贵,教职员工会很自然地把她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联系在一起;农民弟兄会很自然地把她和金黄色的滚滚麦浪联系在一起;广大学生则不约而同地为我校有刘碧贵这样的好老师而自豪。

艰苦奋斗,巾帼不让须眉坚守“农门

1939年3月29日,刘碧贵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9年8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我校的前身遂宁农校,1978年8月调入学校担任小麦育种科研和教学工作。她一生从事小麦科研36年,直到1994年11月发现晚期肝癌住院治病。1995年,因为医治无效,她不幸逝世,年仅57岁。

刘碧贵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无比光辉的。这光辉源自在试验田辛勤工作时的点滴汗水,源自在小麦研究中的一个个重要成就。1985年,她作为第二主研员,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绵阳11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主持选育的“绵农1号”“绵农2号”“绵农3号”和“绵农4号”先后获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这些小麦新品种的广泛推广累计为社会创造了经济效益30多亿元。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1991年10月国务院授予刘碧贵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证书,她因此成为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杰出专家。

刘碧贵的少年时代是非常艰苦的。她的父母过世早,丢下她们兄弟姐妹7个人。要生存,只能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少年刘碧贵坚强地挺过来了。生活的艰辛,练就了她吃苦耐劳、勤奋坚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在进入遂宁农校学习后,经过学校党组织和老师的教育引导,她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好思想和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安排,一切听从党召唤,立志学农、爱农、决心为农业丰产作贡献的远大志向。这一切,在她以后几十年的工作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实践和证明。

在绵阳地区农科所工作的时候,她作为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老师的第一助手,进一步学习、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表现出了不怕困难,历尽艰辛,身处动乱却依旧锲而不舍、潜心小麦科研的顽强的敬业精神。在过去的岁月中,不少学农的男同志都忍受不了辛苦跳出“农门”。然而她,一个女同志,却坚定地坚持了下来。她不仅年复一年一丝不苟地做好选组合、配杂交、选株系、测数据等份内技术工作,而且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主动额外承担整地、播种、挑粪、除草、收割等繁重的体力劳动。长期地顶风冒雪、烈日燥晒让她患上了风湿关节炎、风湿头痛病,但是她从来不吭声,照样坚持干。她多次昏倒在麦丛中,但一苏醒过来,她就摆脱同志的劝阻,又一步一步走向麦田

文革”期间,刘碧贵作为年轻的女同志,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非凡的毅力,把岌岌可危的青义坝小麦育种科研工作顽强地坚持了下来。怀着将要分娩的孩子照样在麦田中拼命干,而她孩子的童年时代,也是这样跟着她在麦田里爬爬滚滚度过的。当人们在散步乘凉、逗鸟遛狗之时,谁能想到,这时的刘碧贵还劳累在田间,忙碌在晒场。

几十年的田间科研,她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却从来没叫声苦,长年累月在田间不知疲倦地工作,也从来不叫一声累。她那简朴的衣着,黑红的脸庞和不知疲倦的干劲,往往使第一次到小麦试验地去的人把她误认为临时工,并且不住地夸奖说:“你们这个临工硬是请得好”。

拼搏创新,让学校小麦育种事业惠及千家万户

1978年,刘碧贵从原绵阳地区农科所调来我校,自愿选择在小麦育种组工作。说是一个组,实际就她一个人。当时,没有试验田,没有科研经费,没有工人,没有进行小麦科研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年已40岁的女同志,她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比较舒适的工作岗位,过上班和休息并存,工作和家庭兼顾的日子。事实上,也正是为了照顾她的家庭(她丈夫长期患肝病,两个孩子又小),组织上才把她调到学校的。然而,她毅然选择了继续从事小麦育种这条布满艰辛的道路。

曾有人问她,在条件完全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什么你还要搞小麦育种,难道太阳还没有晒够,汗水还没有流完?她平淡回答说,事情总得有人开头,条件是等不来的,既然是一所农业院校,总得要有一点实在的农业科研内容。就这样,她无怨无悔地干,这一干,又是18年,直到临终时她那颗心还牵挂着小麦育种事业。

学校新建之初,科研经费奇缺,刘碧贵硬是白手起家,开创了学校小麦科研的新局面。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她以开拓创新精神,率先在绵阳的高水、塘汛、三台泸溪采取向村、队、农户成片包产的办法,开创了农业院校科研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在经费拮据的条件下,为了把基地建设好,她长期早出晚归,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尽量节省资金。在“金钱至上”思想冲击下,不少人利用良种大赚农民的钱,可是刘碧贵却丝毫不为所动。她常说:“我们只能给农民带来财富,决不能向他们索取。”有个县种子公司诚心诚意感谢她,专门奖赠她3000元,刘碧贵推辞不过,只好把这笔钱全部交到系里。

那时学校能提供给刘碧贵的,仅仅是西山观上靠师生们的劳动开垦出来的几小块僵石黄泥地。她就在这几块黄泥地上,用自己的双手,播下了代表绵阳农专小麦育种事业的第一批种子。从此,这批播在绵阳农专育种试验田的种子,就不断地发芽、出苗、开花、结果。绵农1号、绵农2号、绵农3号、绵农4号……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进川、陕、甘、鄂、豫、贵等省区的几千万亩麦田;从这里多次走上绵阳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的授奖台。她针对四川气候特点,在选育穗重型小麦品种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作为第二主研人育成的高产优质小麦绵阳11号达到国际优良小麦品种水平,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在全国10多个省累计推广660多万公顷,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余亿元。

199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桂冠被刘碧贵选育的绵农2号、绵农3号摘取,这是当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选育的最高奖。人们看到的,多是党和人民给予她的荣誉和奖励。然而,在这些荣誉和喜悦背后,刘碧贵常年所承担的,是20多亩田的小麦育种研究任务。从整地、播种到管理、收获,从观察、记载到选择、鉴定,无数道工序,几千份材料她都亲自过手。当年在西山观,在高水村,她挖地、担粪、治虫、灌水;后来年岁大了,她每年照样参加播种、匀苗、收割、扛麦、脱粒、晒种等繁重的体力劳动。

刘碧贵不仅承担了繁重的科研任务,还担任小麦育种的教学和实习。在教学中,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好作风,贏得了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生活她总是给予慈母般的关怀。在她的教育感染下,一些娇气的女学生勇于吃苦了,吊儿郎当的男生踏实肯干了,平时表现差的学生变好了。凡是由她指导实习的学生,不仅思想上和业务上收获大,而且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也最高。


敬业专注,世界那么大不曾去看看

对于刘碧贵这样一位胸怀祖国、一心向党、脚踏热土、为发展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女科学家,党和人民十分重视。她先后被绵阳市政府记功一次,被授予“绵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拨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称号,荣获“科技兴绵贡献奖”,冯达仕奖励基金育种奖。三次被中共绵阳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员标兵”。两次被四川省妇联授予省“三八红旗手”,进而被四川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并且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这些崇高的荣誉面前,刘碧贵经常讲:“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太多了,生怕自己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这让她工作更加努力了。

刘碧贵甘心囿于麦田里的一亩三分地,衣着朴素,生活俭朴,以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执着探索科学、追求事业。作为一个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小麦育种专家,她完全有理由、有条件去享受她应该得到的那一份舒适的生活。然而,一次次的假期和休息,一次次的旅游和疗养,都被她谢绝了。当不少人沉浸于“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旅游狂欢之时,谁能想到劳累一生为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刘碧贵却没有去过南京、上海,没有去过三峡、西湖,甚至近在咫尺的青城、峨嵋、九寨沟也没有去过。唯一去过一次北京,也是因为她作为第二主研人选育的绵阳11号荣获国家发明奖后,陪同冯达仕老师前去答辩。

为了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到科研员需要的地方,来校工作十余年里,无论育种基地在三台刘营还是在绵阳塘汛,无数次地风里来,雨里去,她从未要过一次车。后来,她有了成果,科研经费也大有增加,但她仍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每次外出考察了解新品种在各地的试验推广情况,不论长途、短途,不论是到县城还是去乡村,她都是搭公共汽车。同志们劝她,年岁大了,一个人单独外出有诸多不便,而且许多乡村班车很少,劝她要个车,方便安全些。她总是说:“我搭车去,只需几十元,而要一个车,起码要花几百元,太浪费了。”一些基层工作的同志看到刘老师大老远的挤公共汽车到处奔忙,都不好意思地说:“刘老师,看到你这么大的年纪,这么有贡献的人出差都还是赶公共汽车,我们都不好意思坐小车了。” 

病中忘我,心系小麦科研和学校发展

非常不幸的是,1994年,就在刘碧贵将要做出更大成果和贡献的时候,她病倒了。常年的艰辛工作,一直让刘碧贵承受着关节炎、风湿等病痛的折磨,但她从未因病休假。甚至是在1994年麦收季节,各种病痛已在她身上明显地反映出来,她仍然靠服镇静剂、止痛药不分白天黑夜地参加夏收,直到年底发现晚期肝癌,她才住院治病。

刘碧贵生病的消息牵动着许许多多人的心,全校师生员工为抢救她,主动奔忙,省市县有关领导亲自前去看望她,省市五大知名医院精心医治,不少工人,农民自动问上门去看望,大家都为刘老师的病体焦虑。而她却一心想着的是小麦科研、学校的发展,即使在她癌变广泛转移、疼痛万分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每当学校领导和同志们去看望她时,她总是说:“你们工作很多、很忙、很累、不要专门来看我,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医生好好治病。”在医院里,她经常问她治病用了多少钱,担心学校经费困难,生怕自己把钱用多了。在她治病的几个月期间,她身在病床上,心在麦田里,连梦中都在叨念着做杂交、选株系、搞品比试验,一旦清醒过来,她就泪流满面地不断反复回忆往年这些时候她在田间里做什么。当她知道自己下肢瘫痪时,非常伤心的哭了,说“我再也不能去工作了。”从此,她的精神急剧下降。

在她临终前一个月,学校作物研究所的同志准备去再次看望她。她急忙叫她爱人转告:现在正是麦收季节,工作很紧张,不要来看我,希望大家把科研工作搞好。材料不能丢了,注意身体,把伙食办好一点,忙过了再来。当她知道自已患的是癌症时,她就叫他爱人转告医生,不要再用药了,不然钱也用了、人也死了,学校人财两空。在她临终前夕,她爱人问她一生中最高兴、最愉快的是什么?她说:“是我选育的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丰收。一想起绵农2号、3号、4号在平坝、丘陵和山区都表现出大穗、大粒抗病的长相,我就最高兴、最愉快。

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拼命精神,使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奋力喊出了“刘碧贵,你是个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躺在病床上不下去工作”的动人话语。十多个小时以后,她便处于了弥留状态。刘碧贵老师逝世以后,塘汛育种基地的农民痛切地说,刘老师是累死的。是的,她是累死的,她太累了…

1995年6月5日,令人敬爱的刘碧贵老师与世长辞。她安静地沉睡于鲜花、翠柏丛中。数百名参加悼念和遗体告别仪式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我校师生员工,默默地走进殡仪馆悼念厅,沉痛地悼念这位人民的小麦育种专家和倍受师生员工爱戴的教育工作者。

匍匐田畴,皈依大地,栉风沐雨情忘我,喜看培成金麦千重浪;扶持桃李,坚守杏坛,把手交心苦育人,惊呼化作春泥一代师”悬挂在悼念大厅会场的这副挽联,既概括了刘碧贵追求科学和真理,为党的科教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又表达了人们深切怀念这位英年早逝的良师益友。人们看着悼念大厅里陈列的那幅面容慈祥、衣着俭朴的照片,仿佛又重睹她在麦田里劳作、在讲台上授课的身姿和音容。刘碧贵,1939年生于四川遂宁。1995年卒于金色麦田,自此献身小麦育种事业,始终不渝。

致敬楷模,继承良师未尽事业

在刘碧贵的追悼会上,学校时任校长邓国涛在悼念词中称刘碧贵的不幸辞世,是全省小麦育种界的重大损失,是学校的重大损失,并高度评价她为科教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号召人们学习她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学习她在科学创造上认真刻苦、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学习她在教书育人上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他感叹:“刘老师的逝世,是我国小麦育种界的重大损失,更是我们学校的重大不幸,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完成她的未尽事业”。

1996年,刘碧贵老师逝世一周年之际,学校隆重举行了展现刘碧贵同志光辉一生的纪念文集《农业功臣,学子楷模》一书的首发仪式。省、市有关领导及师生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

绵阳市领导在仪式上讲话时感叹,刘碧贵同志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为党和国家创造出巨大财富而不思回报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是绵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座丰碑,她是我市先进模范妇女的杰出代表,是全市人民共同学习的榜样。

时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余遥对文集的发行作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学校此举十分必要并且非常正确,对教职工和学生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接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深情回忆了刘碧贵留给他的难忘印象,概括她的一生是高尚的品德和突出的贡献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不愧为农业界的功臣,科教工作者的楷模。

仪式上,学校时任党委书记向遵湘强调,要借文集的发行进一步深化学习孔繁森和刘碧贵的活动,进一步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校的改革和发展。用实际行动来完成刘碧贵同志的未竟事业。

数十年过去了,学校师生从未忘记过刘碧贵老师,她认真刻苦、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影响想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南科大人在科研、教学、学习的路途中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不断推动着学校的发展。

刘老师生前最爱唱的一首歌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她那用整个生命谱写出来的动人歌声中,一次又一次给广大农村带去了丰收的滚滚麦浪,她的生命永远在金灿灿的丰收麦浪中闪光,在每个西南科大人的心田里闪光……(根据史料整理)

(郭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