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吃黑3人冒充运管执法员“罚款”开向“野租儿”

12.12.2013  12:18

  实习生 杨阳

  摄影 程启凌

  车到目的地后,乘车男子突然拔下车钥匙说:“我是运管所的,‘钩钩儿’。”这让“野租儿”司机廖先生在不得已之下,答应了对方给2000元“私了”的要求。

  2000元最终还是没有给,三名男子开走了廖先生的车。直到廖先生去当地运管部门查询,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三个人根本不是执法人员,而车也不见踪影,廖先生随后报警。昨日,双流县公安局棠湖派出所公布了破获的一起犯罪嫌疑人冒充运管执法人员,专门寻找“野租儿”罚款的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被刑拘,而受害者也找回了自己的车辆。

  “‘野租儿’本身也是做的非法营运,他们就是算准了‘野租儿’司机受害后不敢声张,希望‘私了’的心态,从中诈骗。”一名民警说。

  骗子设局

  先打车后“执法” 要求给钱私了

  今年4月11日下午,“野租儿”司机廖先生开着一辆长安奔奔轿车,在双流接待寺拉到了一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对方要去城北上街。车到目的地后,原本说好的20元车钱还没给,这名男子突然拔下车钥匙说:“我是运管所的,‘钩钩儿’,你晓得噻。”廖先生回忆说,男子拔下他的车钥匙后,又用他的手机打了个电话,很快,另一辆银色的捷达“执法车”也开过来,车上下来另外两名男子,要求廖先生拿出行驶证、驾照等证件。

  “三个人都没有穿制服,也没出示证件。”廖先生回忆说,但他当时根本没有怀疑。“本来开‘野租儿’就是非法的,我更不敢声张了。

  三名男子拿走了廖先生的车辆相关证件,并让他坐到“执法车”里去。“在车里,他们说要罚款5000元,如果私了的话就3000元。”廖先生说,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同意以2000元私了。

  廖先生身上没有那么多钱,他打电话让自己的侄女婿取钱过来。“侄女婿取钱来后,发现不对劲,我们就没有给钱。”廖先生说,没收到钱后,三人将车开走并扔下一句:“自己到运管所来交钱取车。

  廖先生说,当天他就去运管所“取车”。然而,当地运管部门称,根本没有这三个所谓的“执法人员”,也没有扣过廖先生的车。“直到那时,我才明白被骗了,我报了警。

  警方破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 追回被骗车辆

  廖先生的遭遇并非唯一。早在他被骗之前,今年3月21日,另一名司机曾先生,也被骗走了一辆车。

  曾先生说,当时,他开着一辆哈飞路宝汽车在省医院附近等人,三名男子走过来,其中一人称母亲在医院住院,需要马上赶到苏坡立交附近拿东西。

  到了目的地后,曾先生说,对方给了他40元钱,随即称自己是“交委”的。“我当时不相信,但对方有三个人,我还是有点虚。”趁对方不注意,曾先生拉开车门跑了,跑远后报了警,当他再回到现场时,车已不在了。

  在接到廖先生的报警后,双流县公安局棠湖派出所结合曾先生被骗的案例,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侦破。专案组民警通过技术侦察手段,发现廖先生的长安奔奔轿车在失踪后,曾在阿坝州茂县出现过。顺着这条线索,民警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昊。11月13日,在双流县金河路,民警将陈昊抓获。

  通过对陈昊的审讯,民警确定了其余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在民警的努力下,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陈林也于11月15日投案。

  在事实依据面前和民警的说服下,两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冒充运政执法人员实施诈骗的事实,并交代两辆骗得的车,都已经被卖到了阿坝州茂县。通过数天的努力,民警最终将骗走的两台车追回。昨日,这两台车被退还给廖先生和曾先生。

  看电视来“灵感”叔侄联手弄钱

  犯罪动机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在双流县看守所内,见到了犯罪嫌疑人陈昊。陈昊今年22岁,案发前,在一家超市里给叔叔帮忙。

  “打工挣钱一个月就两三千块,基本的开销都不够。没有钱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就在想,怎么弄点钱。”陈昊说,他在电视里看到过运政执法人员“钓鱼执法”的报道,由此产生灵感,和另外两人商量,冒充运政执法人员,专找“野租儿”骗钱。

  “没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陈昊说,今年3月,他和陈林(二人为叔侄关系)及另一名朋友冒充执法人员,成功骗得曾先生的哈飞路宝,并于4000元卖出。4月11日,三人故伎重演,又骗得廖先生的一辆长安奔奔轿车,以10000元卖出。“其实,我们只是想骗‘野租儿’交点钱‘私了’,没想到他们都没给钱,我们只有把车开走。

  陈昊说,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目前,陈昊和陈林已因涉嫌招摇撞骗罪及抢劫罪被刑拘。(文中犯罪嫌疑人均为化名)

  民警建议

  遇执法

  应先看对方证件

  对于这起冒充运政执法人员,专找“野租儿”骗钱的案例,棠湖派出所民警向市民提出建议:

  一、““野租儿”为非法运营车辆,安全没有保证,所以市民在出行时一定不要选择“野租儿”。

  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法,会主动出示身份证件。市民也可要求工作人员出示证件,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身份,以免被骗。

  三、如果违法,请按照正常的法定程序办,不要去想“私了”,也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工作人员提出的“私了”。这个案子中,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野租儿”司机受害后不敢声张,愿意私了的心态,从中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