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京津冀房价或最先实现一体化

10.04.2014  14:02

  胡潇滢

  河北再次热闹起来。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

  此前,多个概念曾试图将三者联系一起。如果说2004年的“廊坊共识”被认为是铺就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度合作之路,那么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京津冀一体化仍未出现突破性进展。直到现在,随着“政治副中心”的传言,京津冀一体化再次热闹了起来。

  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第一批外迁公司有207家,主要涉及化工、建材、铸造等门类,涉及到的企业大多为“三高一低”企业,对于河北而言,是悲是喜?

  河北是被北京灯光照耀最下面的阴影地区,灯光的四周能被照耀的很明亮,但是就是由于离北京太近了,河北经济的发展反而黯然失色。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京津被河北包围着,特别是廊坊有三个县跟京津相接壤,京津冀属于同样的发展环境,水电路是共同的,也共同享受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大的体系。面对京津两地巨大的“虹吸作用”,环京津贫困带地区的各类资源都流向了较为发达的京津地区,某种程度上讲,贫困地区不但无法从市场中受益,反而加剧了贫困。

  河北一直以来处在京津合围之中,然而为了保障京津地区的发展,河北省一直在贡献人力、物力,将其有限的资源供向北京地区,北京的发展河北是立下大功的,一些具有高污染的行业、传统工业都从北京撤到了河北,这也是河北离北京很近,却一直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原因之一。

  其实京津冀发展一直以来不协调,河北与京津差距不断加大。这与河北省自身定位不清楚也有关系。2002年之前,河北的口号是“服务京津,做北京的后花园”,一直到了2002年后,才提出“一线两厢”战略,立足于自我发展。如今河北正在极力摆脱“傻大黑粗”的印象,也不会愿意再承担“原材料重化工基地”这个角色,更希望在新能源、金融、旅游等方面分得一亩田地。

  先进的特大城市、落后的腹地,是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布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渐成规模,房价最先实现“一体化”,近年来北京成为河北、天津等地房价上涨的“助推器”。北京成了房价“高地”,但随着京津冀融合加速,使得这一地理位置优越的旅游城市群迅速成为吸引资金的坐标。保定自从传出“政治副中心”的消息后,一夜之间房价暴涨,甚至出现了开发商捂盘惜售的情况。

  保定市向来有“北京南大门”之称,其下辖的涞水县与北京房山区相连,这个县的义合庄村,2009年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而与之接壤的房山区土堤村却达到了8000多元,相差近7倍。

  随着京津的外迁外溢产业和企业,周边贫困地区重新定位产业发展,产业链条向贫困带内延伸,不断增加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附加值,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真正实现以产业促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