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六七成“单独”家庭想生二胎

21.11.2013  09:07

伴随着“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指向,在中国2000万“单独”家庭中,究竟有多少愿意生育二胎?北京表示,北京符合政策的“单独”家庭有60%―70%想生育第二个孩子。

□北京情况

京人口规模不受太大影响

继中央决定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之后,北京昨天宣布将依法依规启动地方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工作,表示坚决按照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贯彻落实。

据了解,北京市长期保持低生育水平,连续18年总和生育率在1左右;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年度户籍自然增长8万人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增幅减缓,人口抚养比达到24.4%,“人口红利”将逐步减弱;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2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6.1万人,占总数的20.5%。

同时根据专家对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调查预测,本市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60%―70%想生育第二个孩子,生育意愿平均1.3个孩子左右。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北京市预计前五年出生人口有一定的增加,但在达到高峰后稳步下降,对全市总体人口规模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中央政策与北京市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是吻合的。

有关部门表示,北京市将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做好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启动工作。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人口形势分析、人口发展趋势以及相应风险评估工作,待国家具体政策出台后,抓紧拟定具体实施方案,依法组织实施《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完善工作。在修改《条例》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完善相关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利益导向政策的工作。

□分析

各地实施“单独两孩”不宜间隔太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牵头组织的一项样本数近万人的调查显示,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夫妇中大约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

但此前上海人口部门2012年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符合二胎政策的家庭实际生育并不多,上海户籍80后家庭的平均生育意愿为1.2个孩子,这些家庭中约有80%是“双独”家庭。上世纪80年代试点“二胎方案”的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地的农村地区到现在生育率全部低于1.6。

翟振武说,不同的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存在差距,其实是因为生育意愿并不一定能转化为生育行为。“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生育成本较高,生育率比较低,这都是正常的。政策上不限制,给予了居民充足的选择空间,至于是不是真的生,居民可以自行选择。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说,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短期内不会出现人口大幅增长问题

单独”二胎的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必然会有所增加,社会要做哪些准备?

专家建议,应从错峰生育、完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等多方面着手,应对即将到来的新增人口,同时,还要探索分担家庭的抚育成本,解决“不敢生”“生不起”的后顾之忧。

王培安表示,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二胎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太大,再加上各地启动实施政策会有“时间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对部分符合条件人数较多的地区来说,可以采取倡导合理生育间隔、优先安排年龄较大的单独夫妇再生育、做好再生育审批等,防止出生堆积。

翟振武说,此次政策受惠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城市家庭,再加上城市的流动人口进城生育和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第四次人口出生“小高峰”,三重压力下,要提高城市医院的妇产科资源和儿科资源承载能力,应对即将成为常态的人口新增长。

生育成本不仅仅是通过经济负担去衡量的,还体现在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精力成本等多方面。”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指出,中国生育水平多年来维持在1.5-1.6的水平,要将生育率提升到1.8-1.9的水平,解决年轻家庭的后顾之忧,应通过完善配套体系、捍卫职工权益等多重机制,分担家庭的抚育成本,“比如,大型企业自建幼儿园、托儿所等就能极大地降低职工抚育成本”。

□对话?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

北京“单独”比例低于其他地区

京华时报:北京连续18年总和生育率都是1左右,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

陆杰华:这是说的户籍生育率水平。除了上海外,北京是比较低的省份之一。

京华时报:低生育率的原因是什么?

陆杰华:北京和上海情况接近,城市化发展水平比较高,按照城市生育政策,城市的育龄妇女只能生一个孩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整个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都在推迟,不像过去20多岁就结婚了。作为育龄妇女多数是独生子女。

京华时报:根据目前的数据,政策调整有何影响?

陆杰华:这个政策不会对北京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北京的特点是独生子女多,两个独生子女在一起可以生两个孩子,上世纪90年代就施行了,但生育率长期很低,说明适龄夫妻不想多生。所以两孩政策对北京的户籍人口影响不会特别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老百姓的生育意愿在不断降低,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

京华时报:有人担心政策的调整会带来一些困扰,比如因出生增多而加剧入园难问题?

陆杰华:应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无论是调整还是不调整,入园都是困难的。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更应该提倡的是北京无论在学龄前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该努力使优质资源均等化。

京华时报:人口是很多政策的支撑点和落脚点,政策出台是否应该全盘考虑?

陆杰华:下一步调整生育政策过程中,北京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卫生、教育、就业等配套政策如何同步应该纳入统筹考虑。

京华时报:各地因地制宜地让政策落地,北京的特点会如何影响未来的政策?

陆杰华:大的方面不会有太大区别,具体来说,比如北京“单独”的比例不会像其他地方那么多。“双独”比例高,特别是80后、90后。因此北京在出台具体政策之后,要及时对政策进行动态评估,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变化就需要在政策允许下考虑怎么去鼓励、引导生育。

京华时报:制定地方政策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陆杰华:修改有关规定的时候要注意简政放权,便民是最重要的。

□孩子眼里的二胎

如果爸爸妈问妈给你生一个小题弟弟、小妹妹的话,你要不要?

答案1

生了弟妹是玩伴

记者在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的一到五年级随机各抽取一个班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欢迎家里多一个“弟弟或妹妹”,理由是:“我要一个小妹妹,可以跟我一起扎辫子玩”“有弟弟或妹妹就可以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陪我玩了”“他们可以帮我分担很多事情”……

6岁的广州女孩翎翎同样有对“弟弟妹妹”的渴望,她很喜欢姑姑家不满两岁的弟弟,强烈支持父母多生一个。“翎翎其实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亲生的弟弟妹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她只是想多一个玩伴而已。”翎翎的姑姑禤旭英说。

答案2

各种理由说反对

北京市民裴先生这几天连遭儿子豆豆的“心理攻势”。“这几天他们小朋友之间似乎也在讨论这个话题,昨天劝我不要生小弟弟小妹妹的理由是拿不到独生子女费了,今天跟我说他不想当兵,因为他知道独生子女可以不当兵。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的一到五年级的一些孩子也反对父母生二胎,理由是“如果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没那么疼我了”“弟弟妹妹爱哭闹,太麻烦,会吵我”“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我怕爸爸妈妈照顾不过来”。

>>分析

怕爱被分走”正常

害怕爱被分走的心态是小孩子的正常反应,一开始没有弟弟妹妹时,小孩子普遍有这种担心。一旦有了弟弟妹妹并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负面情绪会慢慢消失。”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教讲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种变化产生的正面效果应远远大于孩子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