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时间实现800亩到上万亩的跨越

01.09.2014  10:36

截至目前,汉源县16个新村聚居点已完工3个,农房散户重建完工90%以上。实现安居后,如何进一步带动村民发展致富,是每一个新村面临的问题。

8月29日,记者走进汉源县受灾群众率先住进新家的新村聚居点——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新村聚居点,探访当地村民如今的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

切片

困难面前 率先完成重建

汉源县河南乡位于大渡河南岸,距县城53公里,海拔高度1140米至3000米。“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平等村15户村民集中安置在平等新村聚居点。

由于地处偏远,机砖供应紧张曾经是该新村建设的一大难题。最终,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努力下,15户重建户在春节前顺利搬进新居,成为汉源县最先实现“搬新家、过新年”的新村聚居点。

故事

发展核桃 结出致富果

多年以来,河南乡平等村村民以种植玉米、土豆、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提高收入,乡里不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赚钱,留在村里的大部分为老弱人员。

这样的情况在近几年逐渐改善。

现在种植出的核桃个头均匀,卖相、口感都上去了。”平等村村民李能华说,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近两年他家新栽的核桃苗有100多株,经过高枝换头技术改良,在今年实现第二年挂果,长势不错。

以前收成看天,今年结得多,明年可能结得少。现在品种改良后,结得多不说,卖得也好。”8月29日,村民杨明华将一袋袋核桃运到新村聚居点马路边的收购点,称重、收钱,杨明华笑开了花。

新村聚居点内,是一栋栋依山傍水、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风貌统一的2层小洋房。杨明华家位于聚居点的中间位置,一楼屋内外堆满了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核桃,二楼铺好了地板砖,屋里家具样样俱全。

杨明华说,从土坯房搬到新家已有大半年。新房建好后,她的老公外出打工赚钱,她则在家务农和照顾孩子。

等再过几年,把核桃种植技术学好了,面积发展起来了,老公就回来看护,再不外出。”杨明华说。

在河南乡,在家务农的村民表示,新房建起来了,现在就努力发展核桃种植,等达到一定规模,在外务工的家人就可以回家一起看护,“在家门口就可以把钱赚了,再也不用东奔西跑。

成效

经济发展有基础

产业发展有依托

据悉,2012年,河南乡核桃种植面积不到800亩。如今,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并利用灾后重建之机,全乡核桃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实现全乡“从800亩到8000亩跨越”的目标,核桃发展走上规模化。震后,河南乡河南村建起220亩的核桃种植示范园;今年,示范园再扩建900亩。

同时,平等村新村聚居点被定位发展核桃产业和林下药材、养殖业。目前,新村已经发展核桃1350亩。部分种植高枝换头品种的农户已经获得小额经济收入,新栽核桃树将在数年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林业药材种植、林下养殖业发展正在进一步规划建设中。

据悉,河南乡还计划依托“铜锣房旅游景区”打造项目,发展第三产业。该项目境内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清溪关遗址、廊桥文化、红军文化等将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河南乡平等村新村聚居点已争取到“美丽乡村”项目,新村绿化、健身设施等基础设施将得到完善。

我们一定会实现‘经济发展有基础,产业发展有依托,群众生活有新村’,让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河南乡党委副书记顾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