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通讯产品投诉连居首位 3C产品留心“转型陷阱”

18.09.2014  20:46

  3C产品“转型陷阱”步步套牢你

  成都各级消协组织去年受理通讯类产品投诉2396件,已连续4年居投诉量榜首

  黄金周优惠购·假优惠大调查

  在购买通讯产品时最好选择大型、正规的卖场或专营店;付款前一定要当场验货试机,仔细核对“三包”凭证、有效发票、电池出厂序号是否一致等。

  由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指导、华西都市报发起的“黄金周假优惠大调查”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全川读者、网友极大关注。继本报曝光汽车行业的消费陷阱后,有不少读者通过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微信及华西都市网爆料,讲述在购买3C产品时所遭遇到的“转型销售”陷阱。

  华西都市报记者据此梳理、总结了此类陷阱的惯用套路,以警醒提示消费者注意防范。

  遭遇陷阱/买电脑要退货得再交1700元

  在成都某教育机构工作的魏小姐,9月15日她来到位于成都磨子桥的百脑汇电脑城,打算购买此前在网上相中的一款电脑。

  “百脑汇一楼一经销商告诉我,这种型号是电商专供,他们没有货。”魏小姐告诉记者,销售人员推荐了另一型号的电脑。“他告诉我,配置也与我要求的i3或i5型号差不多,都是四核。”魏小姐最终花3700元购买了店家推荐的型号为X451M的电脑。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销售人员推荐给魏小姐的两款电脑都是去年上市的旧型号。魏小姐在使用过程中,还频繁出现死机。“我检查才发现,我要求的英特尔i3或i5处理器变成了赛扬的。”魏小姐说,最让她气愤网上报价最高仅为2300元左右。

  感到上了当的魏小姐,带着机器前往店家讨说法。但员工却告诉魏小姐,机器包装已打开并用过了,如要退货就必须补交1700元返厂费。

  记者就此咨询百脑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方称,所谓返厂费只是商家不愿退货的借口,如消费者一定要求退货,推荐拿着产品检测报告与商家交涉,卖场方会派人进行协调。

  手机次日故障 商家称概不退货

  去年5月6日,广安市民龙先生花998元在广安市武胜县鼓匠乡一手机专营店购买了一部手机。

  然而仅使用两天后,该手机就出现了故障:不能正常开关机。龙先生来到店里要求退货,经营者却以“一经售出,概不退货”为由予以拒绝。

  当地消委会工作人员说:“龙先生所购买的手机出现的问题在‘三包’范围内,但经营者却利用无效格式条款不履行‘三包’义务,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后经调解,经营者为龙先生更换了一部同型号的新手机。

   消费提示/购买3C产品留心“转型陷阱

  在购买3C产品时,商家一般都会推荐让人眼花缭乱的型号,进而一步一步将消费者带入设定好的“陷阱”中,让消费者花了高价,却得到了不满意甚至有问题的产品,业内称之为“转型销售”,往往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经销商往往会放大消费者事先确定购买的机型与型号的缺陷,消除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印象。通常经销商会告诉消费者,之前看中的产品存在散热差,做工一般,售后麻烦等。此外,还会以无现货、停产等借口,千方百计打消消费者购买的愿望。

  第二步:力荐其他型号。当消费者表示不再购买之前看中的产品后,经销商往往就会拿出一些其他型号进行推荐。面对商家的“力推”,许多消费者都经历过对选中机型疑惑到放弃购买的心理过程,一步步走入陷阱。

  第三步:也是转型销售最关键的一步。经销商最终将消费者选中的成本高、利润低的机型,转换为成本低、利润高的旧机型,甚至是经过商家私自改造的产品,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魏小姐购买电脑时,就遇到了典型的“转型销售”陷阱。

  在消费者事先并未有购买意向时,经销商往往先以低价、优质机型等手段吸引、稳住消费者,然后又以“无货”等理由实施骗局。此外,在消费者识破骗局后,经销商还有可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再次实施“转型”伎俩,让消费者第二次受骗。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数码产品时,不仅要上网查询型号、价格,还要查看相关消费警示、案例报道,以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对商家推荐的自己不熟悉的电脑数码产品,做到货比三家,慎重购买。

  通讯产品投诉连续居首位

  成都市各级消协组织去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066件,其中通讯类产品投诉2396件,这已是连续4年居投诉量榜首。省消委秘书长肖向荣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通讯产品时最好选择大型、正规的卖场或专营店;付款前一定要当场验货试机,仔细核对“三包”凭证、有效发票、手机背贴上的串号、电池出厂序号是否一致等。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