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精准扶贫:凝聚中国智慧的减贫实践
如果说消除贫困是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之大事,那么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的精准扶贫方略,则为扶贫工作点明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如果说过去确定的扶贫对象多以区域为主,那么精准扶贫思想最大的突破点就在于,将扶贫脱贫对象精准到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精确到要帮他们补上这样或那样的“短板”。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抓住产业这个“翻身”关键,利用普惠金融这个有力杠杆,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兰考率先脱贫“摘帽”;依托新型经营主体串起科研产业链,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河北平泉贫困户实现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依靠易地搬迁政策,借助政府贴息贷款,云南保山摆榔乡布朗族贫困户搬离地质灾害危险区,住进宽敞新居……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征程上,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正被逐一啃下。
政策保障“扶真贫”
扶真贫,必先识真贫。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井冈山市,为了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市委书记亲自带队挨家挨户实地考察,掌握扶贫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对象识别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管理精准、退出机制精准、干部选派精准,真正做到了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正扶到了点子上、扶到了关键处。今年2月26日,井冈山在全国率先宣布脱贫“摘帽”。
时下,“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顶层设计、规划部署、扶持政策纷纷出台,这既是中国特色,更彰显了中国决心。而在全国农业系统,相关政策和“超常规”举措也相继出炉,以确保真贫者都得到扶持……
2016年5月,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为怎么扶真贫制定了路线图。“意见的印发,为的是指导各地编制并实施好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科学确定产业,精准设计项目,明确带动主体,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努力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表示。
顶层设计之下是科学精准的线路图。农业部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席会、产业扶贫工作推进汇报会等陆续召开。要想扶真贫,就必须编制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创新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体系,产业扶贫的这“五个一”工作思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扶真贫离不开资金保障。“过去,各部门的财政涉农资金多是‘戴帽下达’,分散的资金很难形成扶贫合力。”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现在赋予贫困县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的自主权,就是要把分散的资金统起来,把权责错位或不匹配的机制理顺,从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激发贫困县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怎么保证贫困群众产业致富的脚步不被资金缺乏绊住?《关于加大贫困地区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促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先后多番部署,积极支持国家级贫困县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打捆申报项目,促进了涉农资金在贫困县的整合。
因势利导“真扶贫”
“资金、技术、保障,现在咱一样都不缺,你看我这黑山羊,可赚钱啦。”湖北省罗田县上石源河村贫困户李云启不再“等靠要”,干劲儿十足。
李云启的改变从两年前签订的一份养羊合同开始。当地政府出台持续稳定的产业激励机制,为他提供了1万元扶持资金、3万元贴息贷款,同时提供优质种羊、养殖标准、技术指导、肉羊回购等一系列保姆式精准服务。“今年我养了100多只,可出栏50多只,能赚6万多元。”李云启盘算着,还清3万元贷款后,他能如期实现脱贫增收。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难也在精准。从广东“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模式中,我们能看到极为精准的逻辑。
在广东,每一个被列入扶贫“双到”工作的贫困村里,都立着一块公示牌,上面写着对口帮扶单位的每一位干部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户主姓名。帮扶队员进村入户采取地毯式排查手段,为每个贫困户把好脉,量身定制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帮扶方案——涡水村:水资源丰富,适合开发小水电;必坑村:紧邻榕思河,适合搞漂流旅游产业;六联村:山地多,适合搞山苍籽和高产油茶种植……
理解精准扶贫,其要义是“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找准当地发展的路子。
广西梧州市山多耕地少,而山林之间遍布着冬蜜生产最重要的大宗蜜粉源植物鸭脚木。“在半山腰生活半辈子了,想不到能在三四个月时间里挣1.5万元。”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贫困户王朝富开始养蜂,“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靠着蜂产业,我们这些穷了多少年的山里农民现在富了。”
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洼地”。为此,近年来农业部下大力气,坚持不懈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逐步做强做大:在武陵山区,农业部支持每个县重点发展1-2个特色产业,目前,湖北省恩施州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以及湖北省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魔芋基地和马铃薯基地,湖南省湘西州成为中国的“椪柑之乡”和全国最大的百合生产基地;在贵州毕节,农业部编制马铃薯、生态畜牧业、反季节蔬菜等产业发展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优化布局、集中资金投入,初步形成了马铃薯、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带。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因地制宜,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实干为本“真脱贫”
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比耳村,因为搭上了“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快车,村民朱绍芳不用再等客户上门采购,而是忙着打理自家淘宝店“里耶脐橙”的订单,装箱、发货、收钱。朱绍芳不会忘记,如今抢手的“里耶脐橙”曾经在家里堆积如山,“有一年,我家里堆了3万斤脐橙,还有另外3万斤没地方放,只能挂在树上。”
多年前,比耳村决定靠种脐橙闯出路,但销路却始终是个大难题。转变发生在去年,当地政府打造了“里耶脐橙”品牌,朱绍芳尝试通过电商渠道主动销售,跨越山水阻隔把产品卖出去,成了村里根据自身情况精准脱贫的典型。
壮志如铁,万里豪情同日月。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大批党员干部们把职责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
湘西州是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2016年2月,孙法军到这里挂职锻炼。当时,比耳村全村291户1240人,人均年收入才3500元。村民大多住房简陋、吃望天水;村里没有路、没有网、没有手机信号。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作为农业部赴武陵山区扶贫联络组副组长的孙法军,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一起开拓思路、引进项目,运用市场化手段联合推进“互联网+里耶脐橙”电商扶贫行动。如今,大山深处的比耳村,电商产业风生水起——“里耶脐橙”品牌叫响了,销量大增,价格上涨,当地果农脱贫致富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06户减少到43户,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贫困发生率降至14.8%。
在全国各地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活跃着大一批像孙法军这样踏实干实事的扶贫干部。他们用行动践行着“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据统计,2013年-2016年,我国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了5.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见证了中国奇迹,也刷新了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减贫记录。
在神州大地上,在贫困山乡里,我们欣喜地看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正在精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