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会议认为,工业量大面广,单靠一家企业在技术、品牌、流通等方面单打独斗是不够的。示范基地可以有效聚集各方资源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孵化,同时在运输、配套产业衔接等领域能够互相补台,提供公共服务,合力打造影响力。
去年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6.1万亿元,占整个工业增加值30%,实现利润总额接近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三分之一。示范基地对工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愈发凸显。
这是记者从22日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技术改造暨示范基地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会议认为,工业量大面广,单靠一家企业在技术、品牌、流通等方面单打独斗是不够的。示范基地可以有效聚集各方资源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孵化,同时在运输、配套产业衔接等领域能够互相补台,提供公共服务,合力打造影响力。比如,17家汽车示范基地集中全国前十名的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天津8家示范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工业的50%以上。
工信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示范基地研发投入比重达到2.2%,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近六成。示范基地内建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3688个,其中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680个。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说,今年将进一步推进支持示范基地创建发展的政策,改善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建立和完善示范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示范基地发展和质量定期评估发布,加强管理服务力度。
会上,工信部对第五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进行授牌。
新闻延伸>>
技术改造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
据新华社电 通过持续不断地技术改造投入和力度,我国工业结构优化,能耗降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十二五”前三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5%,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24%。
这是记者从22日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技术改造暨示范基地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技改小投资带动产业大产出,辐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质量优化等多个方面。”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说,对工业发展而言,技术改造往往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技术改造投资3.5万亿元,增长18%,比工业投资高出3.8个百分点。
通过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等技术,工业企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工信部调查显示,86%的企业实施技改后能耗下降,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能耗降低超过10%。此外,技改带动企业核心研发能力提升。去年一年技术改造专项中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占56%,项目实施后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实现国内领先的达到68%。
苏波说,我国工业由高速增长转为7%至8%的中高速增长将成为常态。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环境问题、质量问题、结构问题、资源问题等都需要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去解决消化。
苏波表示,工信部将组织实施2015年技术改造专项,争取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并推动创新中央技术改造专项的管理方式,改革资金支持形式,用完善配套政策和监督管理,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