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持基金助力贫困村“摘帽”
□汪静
2016年9月中旬,泸州市龙马潭区出台首个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政策,设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110万元,注入该区三个省级贫困村(双加镇大冲头村30万元、金龙镇曹坝村30万元,长安镇长春村50万元),实行村级自主管理,助力贫困村产业发展。“用产业扶持基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地,形成‘造血式’扶贫,是实现长效脱贫,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的关键所在。”日前,龙马潭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
借鸡生蛋 基金助贫困户创业
“一直想扩大养猪规模,始终没有资金,现在好了,申请到的1万元基金可再买20头仔猪,以前因孩子生病欠下的10万元欠款有望还清了。”近日,在5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里,63岁的长春村村民邓兴支边拌猪饲料边说。
“只要填写了申请书,并有合适的种植养殖发展计划,贫困户就可获得产业扶持基金1万元,两年内免息还款。”长春村党支部书记黎雪梅说。
龙马潭区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刚刚出台,长春村立即着手研究相关文件要求,并制定了《长安镇长春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由该村第一书记龙伟泽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向村民宣传政策。
邓兴支听取龙泽伟的意见后决定自食其力,向村上借了1万元产业扶贫基金发展养猪业。“借钱还不用还利息,用这笔钱,我可以买二十多头仔猪了。”邓兴支满怀期待地说。
目前,该村已有4名贫困户申领到了产业扶持基金并着手创业。
借贷入股 贫困户坐地分红
冬日暖阳下,长春村规划的100亩枣子林基地近日正在平整场地。“1万株枣树苗已从成都运过来了。”黎雪梅说,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枣苗移栽,光是移栽枣苗,就近务工的村民便可以有近5万元的务工收入。
“对于贫困村扶持基金的使用,如果贫困户没合适的发展产业,也可申请基金入股到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村集体项目,从而实现坐地分红。如果项目赢利,入股贫困户可分红,如果项目亏损,则按银行存款利息支付贫困户股金利息,总之一句话,绝不能让贫困户吃亏。”黎雪梅说。
借着5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势头,长春村正计划投入建设第一批共4个集体经济项目,并承诺以不低于当年农商银行存款利率保证贫困户的保底收益分红,全面支持扶贫户的产业收入。
龙马潭区以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作为政府新的融资方式,积极吸引各界资本以产业基金方式破解脱贫攻坚难题,解决扶贫资金单向、单次流动问题,发挥基金的高融通功效,通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广大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