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展示茶产业创新驱动成果 着力打造城市“茶”名片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马俊杰) 3月19日,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科技厅、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在成都召开以“创新求进添活力,宜宾茶业助小康”为主题的现代茶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成果发布会,发布展示宜宾茶产业创新驱动成果,并依托创新成果寻求重大科技项目合作。
宜宾市市长徐进在发布会上介绍宜宾茶业发展
据悉,全国茶行业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全省茶行业唯一技术共享平台“四川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以茶叶科技为主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后落户宜宾,为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同时,由川茶集团牵头组建的川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川茶产业商学院以及川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动茶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全市茶业龙头企业和教学科研单位已承担和完成了数十个部省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26项,国家授权专利53项。注重产品开发创新,拓展茶产业链条。相继研发了天府龙芽、屏山炒青、筠连苦丁茶、新型黑茶、超微茶粉及茶食品、茶多酚衍生产品等系列新产品,带动了茶叶品种、机具、工艺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茶叶尤其是夏秋茶的利用率,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拥有“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屏山炒青”、“筠连红”、“筠连苦丁茶”等5个公共区域品牌,12个产品获有机茶产品认证,35个茶叶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4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宜宾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早茶基地,有“中国早茶之乡”的美称,茶叶种植历史已超过了3000年,是巴蜀历史上著名的茶区,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还是全国茶叶发源地之一。发展茶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拥有最适宜茶叶生长的优越气候、生态和土壤条件,是名优生态早茶生产的最适宜区,早茶一般比江浙一带主产茶区早15—30天左右。宜宾还是国家农业部规划的“全国早茶重点区域”和“长江中上游特色出口绿茶”重点茶区,也是四川茶叶主产区中品类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
近年来,宜宾市大力实施 “重振川茶雄风、打造千亿产业”战略,采取多种形式扶持茶产业,推动了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宜宾市茶叶总面积达8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4.03万吨,综合产值80.63亿元;直接出口茶叶851吨、货值626万美元,占全省72.4%,继续稳居全省茶叶出口第一位。
宜宾市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和三年“川红工夫营销宣传活动”,“宜宾早茶”、“川红工夫”两大公共品牌的知名度、认可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特别是今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宜宾早茶节系列活动,有效助推了宜宾茶的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9日第一批新茶采摘至今天40天时间里,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签订订单4.1亿元。
当前,宜宾正着力把茶产业打造为宜宾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奋力把“宜宾茶”打造为第二张城市名片,争当千亿川茶的排头兵。力争到2020年,把宜宾建成世界红茶采购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建成中国优质茶种植加工核心区、健康养生茶休闲度假示范区,建成中国西部茶饮料绿色食品制造基地,建成四川省边茶、黑茶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全市生态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宜宾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等省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着力夯实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快茶叶基地组织化、茶叶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以川茶集团、川红集团为重点的茶企集群;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加快推进企业间组建集产业、产品、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茶产业综合体”;着力打造优势品牌,树立以“川红工夫”为代表的宜宾茶整体形象;着力强化营销创新,促进产业与文化互动共融,不断提升宜宾茶的影响力。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宜宾茶产业发展。热忱欢迎大家到宜宾考察指导、投资合作,宜宾将以最高的效率、最优的服务和大家共享发展机遇,为四川加快推进“千亿茶产业发展”战略多作贡献。
发布会上,川茶集团联盟暨川茶品牌促进会合作单位现场签约。全国高端策划机构、品牌营销专家团队金必德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沈青现场讲演宜宾茶产业发展策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