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新村互哺 重建与发展同步

26.11.2015  11:32

 

记者 杜静 杨琦 文/图

    11月下旬的康定,气温在零度徘徊。但在康定市雅拉乡中谷村集中安置点,村里的天然温泉池水却十分温暖,景象恍如春日。

    产业重建的基础:保障住房

    走进中谷村,到处都是施工的场景,搬砖、运石、和泥、砌墙……一片繁忙。

    中谷村位于康定市以北32公里,雅拉神山脚下、雅拉河上游,紧临木格措景区,平均海拔3000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热温泉资源。全村共有农户60户、259人,耕地面积363.5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5560 元。去年康定“11·22”地震,致使该村房屋全部受灾,其中严重受损17户,其它受灾43户,灾后重建集中安置25户。中谷安置点项目估算总投资1647.5万元,规划地块89546.06平方米,计划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活动中心、温泉度假设施、道路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雅拉乡乡长张明刚表示,我们必须先让老百姓住得安稳,然后考虑老百姓的收入问题。村里人均收入才五六千,大家都盼望着能在震前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找到新的增收路子。现在,总算是离这一天越来越近了,村民天天关注房屋的施工进度,还自发组织人员来帮忙建设。村民跟华西集团的施工人员相处十分融洽,很多工人就吃住在村民家里。村民都说,参与重建的工人以后来村里玩,都实行“终身免费制”。

    在安置点,记者看到,村里的房屋呈现出藏汉结合的川西民居风貌,延续了原有村落的肌理,在尊重当地村民生活方式的同时,引入了现代生活设施,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生活方式。

    产业重建的关键:突出优势

    有房子住了,就该考虑收入问题了。以前,中谷村村民多采取粗放的生产方式,如放牧、采挖虫草、养殖藏香猪等,这些都是牧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中谷村位于“康定—塔公—新都桥”旅游环线的起点,全域为山地峡谷。由于具有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当地政府研究决定,调整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将新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同步规划,突出当地原有优势,尽量在原有地域与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打造融游客接待中心、民居接待、温泉营地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点,为游客提供最纯粹的藏式民居生活体验,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并将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社区商业与活动中心相结合,方便居民与游客日常生活需要,以旅游带动经济,提高村民的收入,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预计明年8月前,中谷村将完成全部配套建设。到时候,游客可以到这里享受边泡温泉边看雪山的乐趣。”张明刚说,重建完成后,村子将成为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村。集休闲旅游为一体,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品尝地道的藏香猪、酸奶、牦牛肉、山野蔬菜等特色美食。游客接待中心也将由村民自建委经营管理。通过旅游产业带动,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产业重建的未来:产村互哺

    康定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曾维友说:“我们希望以重建为契机,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目标,配套建设游客活动中心、道路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依托草原、雪山、湖泊、牧场等高原牧歌式藏域风光和独具藏区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打通产业链接,发展现代牧业生产,全力建设震后牧民新村和塔公草原旅游集散地。

    和中谷村一样,道孚县在灾后重建中着眼未来,促进产业融合。他们坚持把灾后重建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精准扶贫相结合,将八美小集镇建设作为亮点工程来推进,配套完善八美小集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旅游设施等,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力打造“百镇试点”;将石林安置点与石林景区开发相结合,打造旅游新村,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将先锋安置点与木雅嘎达创4A相结合,打造赏木雅风情、观宝地宏伟、拜惠远灵气、品藏家风味的一体化旅游,充分体现“吃住游玩不出村”,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重建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再反哺新村。康定“11·22”地震灾后产业重建,正铺展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