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称将研究京津公共交通向河北延伸方案
本报讯(记者王选辉) 今天上午,记者从交通部网站获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座谈会暨第二次交通运输工作联席会日前在天津市召开,三地共谋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大计。三地交通部门代表表示,协同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规划对接,形成区域交通“一张图”,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同标准落实。
来自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的代表一致表示,协同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规划对接,形成区域交通“一张图”,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同标准落实;协同加快京津冀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区域干线公路、铁路网络,推进港口、机场合理分工、功能优化、业务合作;协同加强京津冀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联动,共同研究加快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和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管理协调联动;共同研究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的保障政策、措施。
同时,京津冀将共同加快京秦、京台、唐廊、滨石高速公路以及津保铁路等项目建设,共同向国家争取促进津冀港口发展的优惠政策;共同深化研究京津公共交通向河北省延伸等。
相关新闻 朝阳医院医联体纳入燕郊医院
本报讯(记者王硕)今天上午,朝阳医院派出13个科室的专家入驻河北燕达国际医院(以下简称燕达医院),标志着朝阳医院医联体首次吸纳河北燕郊地区的医院,走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燕郊地区常住人口近60万,其中近一半在北京工作。目前,燕郊地区尚无一家大规模三级医院。2010年12月正式运营的燕达医院,是一所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设置的大型民营医疗机构。记者了解到,燕达医院正在面临转型,由营利民营医院转变为非营利医院。
朝阳医院将通过医联体技术支持,帮助燕达医院具备三级甲等医院的服务功能,让燕郊本地居民以及居住在燕郊在北京工作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北京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以前,大家白天在北京看病,休息的时候想看病但又没有医院”,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介绍,目前,两地政府正在积极落实两地社保及新农合相关政策,评估燕达医院能否列为医保定点医院,争取使住在燕郊地区的京、冀两地居民在该院看病享受医保报销。
同时,陈勇坦言,还将邀请北京更多医院来此,不仅满足基本的医疗需求,还要发展为特色专业学科。“以后就可以在家门口看上天坛医院的神外和同仁医院的眼科了。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应该是技术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把医院搬出去。”
据了解,目前燕达医院年接诊人数为6万左右,今后将达到日均门诊量在一到两千。
不过,记者也发现,由于刚刚在合作初期,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善。比如燕达医院目前西药加中成药和饮片还不到一千,有些病人在看完病后,还需要到药店去买药,燕达医院的药品目录需要进一步扩充。
从今天起,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脏中心、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皮肤科、高压氧医学科、急诊科、中医科和放射科的专家们每周两次赴燕达医院出门诊、查房。朝阳医院还将通过技术支持,帮助燕达医院具备三级甲等医院的服务功能。
燕达医院现有配置
临床科室 53个医疗中心 18个开放床位 3000张其中医疗床位 2000张康复床位 1000张
(原标题:京津冀谋划交通“一张图”)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