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交界交通要道"棋盘关"正式更名为"七盘关"

16.03.2014  13:58

 

  “棋盘关” (资料图片)  

四川日报网消息(张敏 记者 侯静

)3月16日,记者从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获悉,经省交通厅批准,位于川陕交界咽喉通道“棋盘关”已正式更名为“七盘关’。沿用几千余年、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域名称“七盘关”正式回归。

目前,朝天区境内“七盘关收费站”、“七盘关隧道”皆得以正名。

七盘关,位于我省北部与陕西交界之处的七盘岭之巅,因其扼守要冲、异常险峻,从山脚到山顶,道路需盘旋7次才能至而得名,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绝句可谓是对七盘关交通的真实写照。

1936年,川陕公路修至七盘岭时,因为山势险恶陡峻,来自美国的公路设计师们一筹莫展之下,只好退避三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绕开这座著名险关,从七盘岭山腰的一侧另辟蹊径,蜿蜒连绵数次,最后才逶迤盘旋而下。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在108国道公路建设中,当地有关部门在制作路标时将“棋盘关”替换了“七盘关”史书名称。“七盘关”这一古名被逐渐湮没,一误多年。

七盘关一带,连几丈宽的平地都没有,‘棋盘关’实在是名不副实。相反,无论是历史文献和现实状况都证明‘七盘关’更名至实归。”曾经10多次上七盘关考察的广元市剑阁县文管所所长蒲龙说。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邦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认为,七盘关,因其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是朝天人民和各界有识之士所看重的一个文化品牌,是剑门蜀道的无形资产,是历史和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载体,在文史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七盘关”误读为“棋盘关”,属于音误,应该改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