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都交通建设投资250亿元 "二绕"有望于2015年通车

28.12.2014  23:00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谯娇)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也逐渐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焦点。12月27日,成都市交委通报了2014年成都交通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据统计,成都已完成2014年全年交通建设投资250亿元,超额完成210亿元的年度工作目标,连续第三年实现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过200亿元的目标。

同时,对于成都市民较为关注的第二绕城和成安渝高速公路也将于2015年内全面建成通车。

高速:成安渝高速明年建成

成都市交委负责人介绍,2014年成都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1.1亿元。

对于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也在全力的建设中,据了解,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西段路基完成99%,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东段路基完成64.5%。成安渝高速成都段路基完成81.8%,第二绕城和成安渝高速公路于2015年内全面建成通车。

以成都至重庆路段为例,市民将能感受到从以往需要花费近4个小时的车程才能抵达重庆,今后走成安渝高速或将会提前1个小时到家。 同时,目前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简阳至蒲江段成都境内路段已启动征地拆迁工作;红牌楼至新津(经双流机场)高速公路正在抓紧优化完善方案,正按照BOT方式启动招商工作;成都新机场高速公路成都入城段方案已稳定,已完成工可审查,力争与新机场同步建设; 确保至2017年,根据规划,成都市将再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全面形成“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络,利用成安渝高速、成南(接遂渝)高速、成渝高速3条高速公路经重庆快速连接湖北、上海,打通成都至华中、华东的高速公路通道;全面建成畅接全省、辐射中西部、通达全国的西部高速公路枢纽中心。

机场:接待旅客数量较去年增长12.5%

回顾2014年,成都在航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建设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显示了其取得的成绩:在航空方面,截止11月底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通航城市118个、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67个,开行国内航线16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77条。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46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9.6万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5%和9.7%; 同时,2020年我市将形成“一市两场”的航空枢纽,建成“国际多直达、国内满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奠定中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和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铁路:2020年 成都至重庆只要1小时

为了加快铁路车站周边交通和市政设施规划建设进度,确保与铁路同期建成、同步使用。据统计,2014年,涉及成都市的在建及新开工铁路项目14个,今年累计完成投资82.9亿元。

包括成兰铁路、西成客专、成贵铁路等在内的多个重要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确保至2020年,全国铁路第五大枢纽的功能进一步健强,全面形成成都至重庆1小时快铁交通圈,至周边省会城市贵阳、兰州、昆明、西安、武汉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快铁交通圈,全面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快速铁路网络。

公路:制定村公路村组道路5年计划

2014年,新邛路、大件路外绕线、成温邛快速路、五洛路、沙西线等第二轮市域快速路建设全面提速,“五路”全长约250.3公里,总投资183.9亿元,已建成110.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24亿元。 同时,由成都市交委制定印发的《成都市地方公路设计技术导则》,规范统一了我市农村公路规划建设技术标准,并且,为了加大村组道路建设力度,制定了2013—2年新改建农村公路村组道路8500公里的建设计划。根据数据显示,该项计划已从2013年至2014年共建成3500公里。

运输服务: “以硬件为主”向“软硬并重”转变

随着成都市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除了在道路上硬件方面的建设,还对运输中的服务方面进行了调整,形成了“软硬并重”的运输服务特色。在运输服务中主要针对出租车行业服务乱象,交通智能化,以及对城区客运的管理进行了调整和管理。 在对出租车行业规范服务的整治方面,2014年成都市交委对出租车的服务秩序进行大力规范,对于出租车出现的绕道、拒载、宰客、抽烟、用语不文明、开车使用对讲机等出租汽车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城市窗口行业的良好形象。 同时,成都在2014年基本建成了成都智能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初步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指挥救援一体化、出行服务信息化的目标的智能化交通服务。此外,在城乡客运方面,二圈层常规公交融合初步完成,郫县、新都区、温江区已全面完成公交一体化工作,市民从温江乘车到成都市区时,就会发现在收费方面已经从以往按乘坐站数进行最高3.5元的收费标准,全部统一成了和城区内公交2元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