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江安交运局创新举措 强力打造平安交通新格局

01.05.2014  16:35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王小铁 刘俐希)今年以来,宜宾江安县为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县交通运输局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和动态管理,采取切实有力部署,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多措并举推进打造平安交通新格局。

        该县为了进一步强化“整治年”安全综合整治,从今年年初起,庚即安排部署了为期一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将通过一年的时间,至年底前分三个阶段集中治理,重点解决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道路运输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排查隐患,整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和非法改装拼装车辆行为,加强机动车和道路运输企业源头管理,严格规范农村客运、公交市场管理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行为管理,进一步推进公路安保工作和机动车及驾驶员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道路交通智能监控建设,确保公路设施完好,有效防范特大事故发生。

        目前已全面完成第一阶段整治,对维修企业非法拼装、改装机动车企业或场所进行全面排查,依法取缔,并吊销其维修生产许可证。进入第二阶段工作,依法查处和取缔货车违规生产、销售和非法改装企业,对改装机动车企业进行全面排查,违者吊销其维修生产许可和实施处罚。依法取缔完善治超点检测线建设,开展联合执法,全面查禁超载超限车辆。加大交通运输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加快公路护拦、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建设,路侧护拦设置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以上,督促运输企业完成车辆及驾驶人员信息平台,督促完成乡镇交管站和劝导点建设。并将于7月1日至年底完成第三阶段工作,固化治超站点任务分工,建立健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公路护拦、交通运输安全宣传教育等各项任务。

        目前,该县运管局、路政大队等部门根据相关部署,切实完善了“治超”网络和路警联动等措施,负责摸清“家底”,建立基础台帐,一对一与当地货运企业和业主签订“不超限超载”的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凡核发了“运输许可证”的企业、业主要配合做好“治超”工作。从严把好了营运车辆市场准入和年度审验关,打击了维修企业违规作业、非法改装拼装车辆,同时强化企业安全源头监管,对客货营运车辆挂面不管、汽车维修企业二级维护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整治,配合公安交警联合驻点或巡查监管制度,坚决制止超载超限车辆出场、出站。同时,路政、运管部门与公安交警配合,共同依托超载、超限检测站,建立联合值勤、一站式查处工作制度。严格依法实施罚款、扣车卸载、吊销营运证、停止营业性运输和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坚决纠正以罚代管、不卸载放行的现象,对7座以上小型面包车和客运车辆严格落实“六必查”。

        该县为强化江安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手段,建成了3G视频监控平台,充分发挥了现代科技作用,达到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从2013年7月开始对县内4家道路运输企业的156辆客运车辆安装3G视频监控,并在全县8个重点港口、码头区域安装高清视频监控。今年以来,该项工程在全县交通系统进一步推开,撘建起三大监控平台:一是客运车辆车载3G视频监控平台。在全县4家客运企业的156辆客运车辆上全部安装了3G监控视频。其中:嘉盛公司客车80辆,长锋戎安公司客车52辆,金三运业公司客车20辆,金兴运业公司4辆。监控平台设在县运管局,现已正常运行。二是海事码头监控平台。县境内有长江38公里,选择了江安镇的车渡码头,怡乐镇的钟鼓滩、二龙口水塔、水大田、江渔沱,阳春镇的天港码头,桐梓镇的罗锅儿、大石盘等8个重点航段、水域、码头布点安装监控。3G视频监控平台设在江安县海事处。三是综合监控平台。该平台设在江安县交通运输局运安股,由专人24小时负责监控。工作人员可从综合平台上监管行车驾驶员的行为,可有效监控车辆和港口码头的安全状况,成为打造平安江安交通硬件设施的有力保证。目前,三大监控平台已在五一到来前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县运管局并建立了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动车管理,负责督促道路运输企业按统一数据格式,向共享平台提供重点机动车、驾驶人基础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

        在全县部署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从今年一季度到目前,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会同县安监局、发改局、财政局、运管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已开展了两次拉网式的道路安全隐患彻底排查工作,排查范围包括全县所有县、乡、村道(含泥结石路),重点排查公路临崖、临水、陡坡、急弯等危险路段的隐患(包括已损毁的路侧护拦以及县、乡道路的标志、标牌、标线)。根据排查结果,县、乡道特别是重要村道需建设安装路侧护栏417公里(其中2013年已完成116公里,2014年需建设301公里),确保了全县的道路交通运输畅通无阻。

        为了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全县交通运输系统从4个方面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首先,由县航务(海事)处负责水上交通,对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非法渡口和停靠点;对未严格执行水上交通“六不发航”、实行汛期减载、汛情传递等安全监管制度,严禁违反水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其次,由县公路养护段负责公路养护施工:加强对项目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管严厉查处冒险违章施工行为;对事故多发路段、急弯、险路和水毁恢复路段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设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规范设置施工路段行车指引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全面检查公路重大安全隐患整治情况。三是由运管局负责道路运输源头安全:客运车辆夜间途经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及以下山区公路或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未进行接驳运输的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未停止运行的;运输企业对营运车辆和驾驶入动态监管无效的;驾驶入不按规定使用或故意损坏GPS卫星定位装置的;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手续、擅自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四是加强在建公路建设项目安全: 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严把安全生产条件准入关,加强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加强对所有参建人员尤其是施工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以防范坍塌、高处坠落、基础塌陷、吊装设备失稳、交叉施工等事故隐患为重点,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监控和施工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纠正违章作业等不良行为,检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事故隐患普查活动。

        此外,今年该县建立了营运客车驾驶员“黑名单”和“黄名单”制度。为切实加强全县营运客车驾驶员管理,严厉惩戒客车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一支素质高、安全意识强、技术过硬、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营运客车驾驶员队伍,有力地遏制了道路客运事故发生。对超载20%以下、超速50%以下;不执行驾驶员安全承诺告知义务;不参加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或教育培训不合格;驾驶员带病驾驶客者立即列入“黄名单”。列入“黑名单”的行为主要有: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或旅客运输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驾驶员酒后驾驶、吸毒的;驾驶员交通违规被扣满分;驾驶员超员20%、超速50%或12个月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驾驶员故意遮挡、破坏车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屏蔽实时动态记录仪,未保证实时动态记录仪正常运行;有重大服务质量投诉或违规违纪被县纪以上主流新闻媒体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等9项。驾驶员违反其中1项,均可列入“黑名单”。该项制度还规定,凡是列入“黄名单”的驾驶员,将作为重点监控对象由办事处发出书面警告,被列入“黄名单”的驾驶员下岗学习三个月,经交警、运管和聘用企业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上岗。凡是列入了“黑名单”的驾驶员(违反1、2项规定),终身不得在本县从事驾驶客车的工作,客运企业也不得聘用。违反了3、4、5、9项规定的,一年内不得在本县客运企业驾驶客车。违反了6、7、8项规定的,三年内不得在本县驾驶客车。被列入“黄名单”的客车驾驶员再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立即列入“黑名单”。凡是列入了“黑名单”的驾驶员,全县客运企业永不聘用,清除出客车驾驶员队伍。

        目前,经该县交警和运管执法人员现场查证属实,超员20%以下,3名驾驶员均被列入“黄名单”,责令停岗学习了3个月。这一列系严格的监管措施,有力地抵制了道路交通违章现象,目前,全县交通运输呈现出安全、平稳、有序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