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拼抢中小企业 谁会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16.03.2015  14:59
核心提示: 2015年的资本市场必然热络。上交所上报战略新兴产业板方案、深交所[微博]拟允许尚未盈利互联网及高科技企业上市、新三板试点        2015年的资本市场必然热络。上交所上报战略新兴产业板方案、深交所[微博]拟允许尚未盈利互联网及高科技企业上市、新三板试点与创业板的转板机制及准备竞价交易……

  沪深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都在向中小企业上市和融资伸出橄榄枝,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优化准入、提升服务,试图通过抓住最具成长性的那一部分企业,铸就自身“中国纳斯达克[微博]”的地位。三者竞跑,投资者们可以期待,未来势必将有更多中小企业走入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减负”上市

  “上交所、深交所、股转系统等都在力推各自的板块,希望能够将最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纳入。”上海一位投行人士对经济观察报透露,纵观国内企业挂牌上市的各个交易场所,谁将真正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取决于谁能率先实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交易等一系列的突破。

  经济观察报获悉,近期以来,多个交易所都在强调放宽中小企业上市和融资门槛,注册制、做市商、取消盈利要求等国外早已成熟的操作方式也逐渐在国内施行。这现象背后,是市场各界均认识到鼓励中小企业上市、并培育出国际性企业,是国家所倡导的资本市场发展方向。这也成为各个交易所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毋庸置疑的是,新三板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截至2015年3月7日,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数量达到2040家,其中协议转让1849家,占比90.64%;做市转让176家,占比9.36%。业界普遍预计,按照这一速度,今年年底挂牌公司有望达到5000家,未来最终将稳定在10000家以上。根据最新统计,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总市值合计为3777.50亿元,其中协议转让公司总市值合计2427.36亿元,做市转让公司总市值合计1336.58亿元。

  一位券商新三板负责人对本报表示:“新三板挂牌没有盈利要求,也没有排队限制,完全是注册制的做法,扩容速度非常快。目前投资者门槛较高,开户资产需要500万元,而且只能协议转让。如果这两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降低投资者门槛和实行竞价转让制度,那么新三板将比目前更加活跃。”

   东吴证券 (20.42,  0.56,  2.82%)分析师黄琳也认为,新三板本身具有非常良好的注册制基因,有能力成为股票发行注册制首先试点的市场。2015政府工作报告也表示,“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认为,这是加快推进新三板建设的信号。

  正因如此,在一位券商一线人士看来,如果新三板公司能够正常地上市、融资、交易,那么新三板与其他的证券市场就没有区别,新三板公司要不要转板就不是很急切的问题。

  交易所赛跑

  不过,优质成长型企业处处受欢迎。与新三板同时在赛跑的,还有沪深交易所。

  业界普遍认为,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实行的注册制,将直接降低企业的上市门槛,提升上市速度。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微博]主席肖钢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注册制已形成改革初步方案,并正着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等到《证券法》修订完成实施后,注册制即可落地。

  据悉,随着注册制的推出,以往要求的三年连续盈利条件也可能被取消。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在“两会”期间透露:“结合这次注册制改革,还有一个发行上市条件的调整,过去我们是比较重视盈利,三年连续盈利才能发行上市,现在看来不太符合投资者的需求,也不太符合经济现象,三年盈利只说明过去,真正这个企业是不是有投资价值、发展前景、有竞争力还有其他财务数据说明,这次改革我想可能也要解决财务数据,就是财务标准的问题。”

  除了注册制,上交所还在中小企业方面下足功夫。据桂敏杰透露,2015年,上交所将结合注册制改革和《证券法》修订,在市场分层上推出战略新兴板。此外,积极推出优势资源,吸引更多的优势产业、新兴企业、新兴产业到上交所上市。“新兴板在财务指标上要有多元化的财务指标,比如市值+营业收入+利润,或者市值+营业收入+流动性;还有一些非财务标准。欢迎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能够留在中国,前提是要修改法律和规则。”桂敏杰如是表示。

  从现状来看,创业板面世已有5年多,无疑运转最为成熟,其中也涌现了大批成长型企业。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在2015“两会”证监系统见面会上直言,从全球来看,创业板已经成为除了美国纳斯达克之外的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这一处于转型阶段的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少有的庞大的中小科技企业的群体,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两会”期间,肖钢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目前考虑先从新三板跟创业板之间的转板机制进行试点,制定转板方案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过,对于企业盈利要求这一问题,宋丽萍如是表达:“尚未盈利是非常明确的,主营是互联网的,不是所有的企业,主营互联网和真正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投入都非常高的这部分企业,不是泛泛的尚未盈利。所谓尚未盈利就是说,他是可以盈利的,但是他为了公司的发展,保证竞争力,目前可以不盈利。”宋丽萍进一步提出,对于尚未盈利的专门层次,是不是应该不同于创业板目前的门槛,因为毕竟是尚未盈利。“创业板接收了毕竟不是最初创期的企业,这类企业创办的前三年倒闭的几率非常大。”上海一位PE人士称,为此需要不同层次的市场。

  银河证券一份最新报告也指出,从新三板到创业板,中国资本市场为创业家们搭建了一个层次丰富的资本平台,也是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在新三板面世之前,创业板孤掌难鸣,形成了断层,政策难以切实发挥作用。今后资金通过新三板市场进入中小企业,经济因企业结构的变化实现了转型。资金在实体经济之外转圈圈的恶性循环也随着新三板的发展渐渐改善。

  东吴证券黄琳认为,现在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能力可以满足企业在初期和成长期的融资需求。但是如果没有IPO或者类似IPO的服务,将很难满足成熟期企业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