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相聚西南交大峨眉校区论道大学国际化发展

11.11.2017  02:18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助力大国崛起,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如何在“双一流”、“新工科”系列工程建设驱动下获得持续发展……为探讨和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11月9-10日,西南交通大学邀中外专家学者相聚峨眉校区创新▪包容▪共享大学国际化发展国际论坛,共话中国大学国际化的未来发展。

11月9日,论坛在峨眉校区扬华讲堂开幕。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副司长易凡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涛,四川省外国专家局局长王建红,四川省峨眉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方,四川省峨眉山市政府副市长陈苹;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赵雨森,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风春,长春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勇;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冯晓云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校党委常委、峨眉校区校长沈火明主持开幕式。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汕头大学校长顾佩华,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执行主任朱兴德,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余东升,《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主编陈彬,澳大利亚《高教研究与发展》(SSCI)杂志联合执行主编Craig Whitsed,英国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Barbara Fennell-Clark,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秘书长周文港,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外方院长Jacob Odgaard,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Naddaf等作为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西南交通大学冯晓云副校长致欢迎辞。冯晓云指出,近年来,围绕国家提出的“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高等教育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提出,是国家应对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下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教育界顺应文化多样,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重要选择,彰显了教育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先导性作用。当前,国际化办学正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新常态和生存方式。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在“双一流”、“新工科”建设驱动下大有所为,如何在国际化办学舞台上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助推民族复兴大业,这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话题。面对中国大学发展新常态,包容性发展应成为中国大学国际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大学必须勇于创新,采取包容共生,多向共赢的态度,才能破解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建成一流大学。

冯晓云表示,长期以来,西南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同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南交大-利兹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本硕4+1”、“中法4+4”本科双学位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涵盖全部年级。作为中国政府指定高校,与印度铁道部合作援建印度铁道大学。特别是2014年学校启动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海外引才工作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国际化效果明显,合作交流层次显著提升,学生出国(境)学习数量迅速扩大,来华留学事业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扎实推进,科研国际化不断深入,国际培训异军突起。国际化已成为驱动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学校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形成了“1+2+3”的研究格局:1即高等教育研究所,2即依托研究所成立的“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和“国际学术组织研究中心”2个特色平台,3即依托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开展的“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大学国际化发展”国际论坛和国际学术组织研究3个学术品牌。依托平台优势,学校高等教育特色研究蔚然成风,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采纳,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易凡平副司长指出,西南交大为推进国际化所作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实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易凡平表示,人才是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这为今后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国家外专局将一如既往支持高校的引智工作,推动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实现外国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目标,为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王庆林副部长表示,创新是大学的驱动力,包容是合作的基础,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谈到,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已进入内涵发展、提升水平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也为教育对外开放和大学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致力于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科协国际联络部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与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宗瓦副秘书长表示,过去五年,中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总体水平也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吸引了各国高校学生来华交流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开放包容,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只有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职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马涛副院长指出,西南交大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启动的大学国际化发展水平排名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对于国内高校看清楚自身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方位,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提升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四川省峨眉山市陈苹副市长表示,国际论坛的召开为峨眉山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她期待西南交大培育出更多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为峨眉山市建设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与会领导、专家的共同见证下,西南交大冯晓云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王庆林副部长共同为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学术组织研究中心授牌。


据悉,近年来,国际学术组织在推动世界科技进步、增进各国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西南交大依托研究基础和平台优势,率先开展国际学术组织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为了更好地做好国际学术组织的研究工作,2016年底,西南交大决定设立国际学术组织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特色研究,搭建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的专业平台,成为国内国际学术组织的研究中心。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汕头大学顾佩华执行校长以《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与创新:汕头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了报告。顾佩华从汕头大学国际化的发展谈起,对比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历程,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改革发展,要探索适合自身的道路,努力使国际内在化。顾佩华表示,要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动摇,吸取成功经验并本土化和再创新,不断改革内容,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顾佩华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是大学内涵发展和建设的组成部分,工程教育国际化推动了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在这个高度全球化时代,国际化将是高等教育的常态特征。

站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新视角下,香港城市大学程星协理副校长作了题为《逆向而行——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大学国际化》的报告。程星以几张照片揭开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背景,对比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势下,成员、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不同,大胆猜测未来领袖所面对的世界,进而提出大学国际化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宗瓦副秘书长作了题为《境外办学与学生流动:‘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国际化的新使命》的报告。他从境外办学现状、学生国际流动现状、“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境外办学的机遇与挑战及有关经验五方面谈起,表明境外办学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宗瓦谈到,近年来,许多沿线国家已向我国高校抛出橄榄枝,在华留学生也逐渐增多。境外办学存在机遇,必然也存在挑战,宗瓦鼓励各个学校重视挑战,迎难而上。

在当天下午的主旨报告中,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朱兴德执行主任作了题为《新时期中国大学国际化展望》的报告。在他看来,现阶段大学国际化的目标在于办好国际化大学。他强调,要面向国际化市场发展不断提高,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高师资市场竞争力。掌握扩大开放程度的新定律;明确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的聚焦点,发展“一带一路”教育的新区域。

澳大利亚《高教研究与发展》(SSCI)杂志Craig Whitsed联合执行主编发表了题为《21世纪的课程国际化意味着什么?》的报告。克雷格说,唯有改变视野,才能改变观念,才能使更多的人有更好的学习机会。他表示,新技术与新人才是一所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创新之力,只有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才能使大学有更好的发展。此外,他在报告中还提及了非常特殊的一点——破坏性因素。克雷格认为跨文化的学习必然会带来很多的不理解甚至是矛盾,这一点需要互相理解、包容。

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周文港秘书长的报告主题是《香港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策略、成效、问题与政策建议》。他剖析了香港回归前后高等教育的情况,并指明了当前香港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他看来,国际化发展是双向的,而不应仅仅以西方大学为尊、盲目学习。谈及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他认为,香港应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史志钦执行院长从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实践出发,阐述了“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机遇。史志钦认为,最难做到的便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首先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大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教信仰,所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交往过程中,熟知宗教事务的人才不可或缺。史忠钦认为,开展发展中国家博士项目十分必要。

西南交大建筑学院Jacob Odgaard外方院长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将继续走开放的道路,教育及学生的国际化也将会是中国继续前进的方向。Jacob Odgaard提到“岛屿项目”,这个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且这种跨国家的教育项目也更有利于促进设计及建筑方面的国际教育平台。Jacob Odgaard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从更侧重于学术的角度,建立连接国际学术界的战略联盟。

华南师范大学吴坚副校长就“新时期地方高校国际化的使命与策略”这一主题作了发言。吴坚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国际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指标,是包括地方院校在内的每一所高校发展的重要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Barbara Fennell-Clark外方院长分享了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的案例。华南师范大学的国际项目从全英课程设置的课程国际化,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以及评价的国际化几方面入手,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使学生真正在学习与交流中受益。Barbara Fennell-Clark指出,应改变当今的语言教学模式,克服国家间合作的困难,不断努力,实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包容与顺利交流。

西南交大利兹学院党委书记任新红以利兹学院为例,分享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的探索。任新红认为,党建工作对于学校国际化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这集中体现在强化党组织建设,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统一战线工作和抓好党员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并表示,党的建设与合作办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Naddaf以《让教育国际化》为题作了报告。Naddaf认为,应该更加包容地进行国际化的发展与教育,要允许犯错,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在他看来,国际教育的核心是交流。中美合作需要克服更多困难,但世界上存在的众多危机又将国家与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的命运相互交织,国际化提升势在必行。

11月10日,与会专家学者就大学国际化评价、课程国际化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参观了轨道交通管控一体化实验室。

据悉,论坛得到了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外国专家局、中国科学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等单位和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

(扬华学通社:周梦婷 陶鑫宇 姚雨婷 周林 雷泽宇 张婧瑜 摄影:余思远 刘天润 徐煜 侯艺琦 张议文 王沁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