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响乐团手风琴演奏者邵影的义演路

04.01.2015  10:20

邵影在文艺志愿服务团中为孩子们演出。(四川交响乐团供图)

  一个人、一台琴、一辆车,四川交响乐团手风琴演奏者邵影把音乐和爱洒向四方

    □本报记者 李思忆

2014年12月28日,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日下午,成都东郊记忆的小广场上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声。伴随琴声,邵影动情地唱着,“今天,我感到必须出发,踏上梦寐以求的征途……

这首《行走的孩子》是邵影老师作词作曲。”邵影弹唱的间隙,四川交响乐团工作人员王蒙蒙向记者介绍,“他是乐团的‘全能型选手’,一个人可以撑一台一两个小时的演出。”这样“一个人的演出”邵影迄今已表演300余次,每次都分文不取。节目多样,演出不单调节假日里,只要没什么工作安排,邵影会尽量开车到省内外一些比较偏远的村落、部队、学校演出。3年来,邵影开着自己的吉普车几乎走遍省内21个市州,在云南边陲的兵营、贵州山区的小学校、丽江的青年艺术节义演也能看见他的身影。邵影的女儿曾帮他计算3年来自驾义演的里程,竟达3万余公里。

虽是“一个人的演出”,多才多艺的邵影却从不让舞台单调。“我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专门设计了5台不同类型的节目。到中小学的主题是‘行走的孩子’;面向部队战士和大学生时,我演‘迎向青春的风华’;如果主要是知识分子,演出的则是‘诗与歌’……”邵影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为各类演出草拟的计划。在一份份手写体的“节目单”上,记者看到,邵影的演出主要以诗歌朗诵及手风琴演奏为主,大部分作品由他创作完成,内容以励志或歌颂诗意生活为主。

一次班会,启发一次次义演

为什么要搞“一个人的演出”义演?“这个创意始于几年前一次班会活动。”邵影告诉记者,当时女儿在读小学,本来只是答应在班会课上表演一个节目,可没想到自己的演出不仅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就连自己也好像被点燃了无尽的激情。“我15岁进入乐团成为一名手风琴演奏者。乐团沉寂的那些年,我下过海,经过商,虽然小有成就,但我始终认为演员才是值得我终生从事的职业。”邵影说,“曾经,我把上音乐厅和大剧场演出看成人生目标,但现在,我把舞台设在田间地头和深山老林,我的演出让当地的观众收获了快乐,他们的掌声更让我有了别样的收获。

芦山地震后,邵影多次驱车到地震灾区为受灾群众进行慰问演出,其中在天全一小的演出让他特别难忘。为了让孩子们过个快乐的中秋节,邵影配合着肢体语言朗诵了小学课本里的唐诗《》。“之后,我问孩子们‘叔叔刚刚像什么鹅啊?’”一个孩子举起小手,稚气地回答,“叔叔为我们带来了欢乐,像天使一样,所以像天鹅。”这个回答让年近半百的邵影当场“泪奔”,回家之后提笔写下了诗歌《第一场》。

 如今,在邵影的培养下,刚上初中的女儿也尝试着加入义演队伍。“节假日我陪伴女儿的方式便是开车一同去村子、学校、工厂演出,我们一起朗诵、一起唱歌。希望有一天我老了,她能接我的班。”今年,邵影被成都市文联聘为“文艺志愿者”,也成为文化部主管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公益活动形象大使。“有了这些头衔,我感觉肩上的责任又更重了一分。

记者手记

采访邵影,是身心愉悦的过程。话到情动处唱几句,唱到兴来时吟首诗,让人从心底觉得,这个“大胡子”好像心灵纯净的“大孩子”。

邵影的热情、开朗是天生的。初见记者,便拿着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授予他的聘书激动地说,“明年,我就能以形象大使的身份带着手风琴在全国范围内做公益巡演!”说到义演,邵影就像“打了鸡血”一般。但说到手风琴,他眼里竟掠过一丝落寞。“现在喜欢手风琴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种乐器,进而加入到我的队伍里来。”邵影想做一颗蒲公英,把音乐与爱的种子撒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