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亚太”谈“印太” 特朗普访华前在暗示什么

06.11.2017  23:28
图1/3 - News.Sina.com.Cn
图2/3 - News.Sina.com.Cn
图3/3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本月8号,特朗普将开启其上任后的首场访华行。

  在这个重要节点上,对于这场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时将谈及的话题,外界无疑高度关注。半岛和经贸问题,不用说,一定是重中之重。不过,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

  最近,无论是11月5日特朗普亚洲行的首场演讲,还是11月2日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的公开演讲,乃至美国国务卿蒂勒森10月份关于印度的演讲,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概念:“印太”。

  特朗普表示:“我们将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及与盟友之间的合作机会,力争建立一个本着自由、公正与互惠的印度-太平洋地区。

  众所周知,上台近一年来,除了退出“TPP”,特朗普政府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亚太”战略。这次首度公开提及“印太”,会是特朗普政府关于“亚太”战略的一个新思路吗?这一概念又意味着什么呢?

  最近,关于这一问题,我们与几位岛叔、岛妹聊了聊,他们分别是刁大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青年学者),以及陈一诺(资深国际新闻记者)。以下为他们的看法,分享给大家:

   1。 “印太”到底是指什么?它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陈一诺:所谓“印太”(Indo-Pacific),指的就是“印度洋—太平洋”区域。这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地缘政治学者卡尔•豪斯霍夫(Karl Ernst Haushofer)就已提出了“印太”地区的概念。

  不过,真正作为一个地缘概念被提出,可能要到21世纪初。2011年11月,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三国的智库曾经联合发表题为《共同的目标与趋同的利益:美澳印在印太地区的合作计划》的报告,建议美澳印建立三边对话,推动在印太地区建立有助于经济政治稳定、安全、自由开放贸易及民主治理的秩序。该报告的出炉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印太”作为一个新的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概念被正式推出。

  林民旺:10月18日,蒂勒森曾经发表过一个题为《确定下一个世纪我们与印度的关系》的演讲。应该说这个演讲比较好地展现了美国的“印太”战略。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发挥美印经济的比较优势,促进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增长;二是,美印要联手推动实现印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尤其要加强区域国家的安全能力建设;三是,构筑“印太再平衡”的同盟架构,将“志同道合”的国家都拉入这一体系,其中,除印度外,澳大利亚也是被多次明确点名的对象国。

  在“印太”语境下,中国的地区影响力被人为淡化,海洋活动受到格外关注。

   2。 特朗普提出这个概念的出发点是什么?

  刁大明:简单来说,“印太”战略,就是希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之间搭建一个长期的战略弧,实现在经济、政治、气候,军事等领域里的两洋联动。除了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都是主要参与国。

  从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成是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的一种延伸,是以制约中国为出发点的。

  因为单就亚太地区来说的话,中国无疑是核心国之一,在政治、经济领域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如果能够拉上印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形成制衡。

  从过去一段时间,在谈及“印太”问题时,美国几个主要发言人的用语来看,“自由”、“规则”、“开放”等词汇多次被强调,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南海问题,以及近年来亚太地区一系列的海上权益纷争。

  另一只靴子落在中东。大家都知道,印度洋往西北,就是中东、北非地区。而特朗普的中东政策一直广受关注。他上台之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中东的沙特,然后才是欧洲等国。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首次。不仅如此,抵达沙特首日,两国就同意签署总值1100亿美元的军火交易协议。对于务实、致力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来说,中东是决不能撒手的一个地区。

  但同时,特朗普又深深地明白,未来十几年,亚太肯定还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因此,如果能形成一个中东-印度洋-印度-东南亚-东北亚的战略统筹,对美国的发展无疑十分有利。

   3。 其他几个主要参与国的响应程度怎么样?

  陈一诺:这个概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密切关注中国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部分国家筹谋组建遏制中国海洋活动的双边或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等。

  这一点,无疑刺激了其他几个主要参与国的兴奋点。日本尤其活跃。

  今年10月25日,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透露日本将提议美国、印度、澳洲进行首脑级别战略对话,即以亚洲的南海经印度洋至非洲这一地带为中心,由四国共同推动自由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兼顾防卫合作。

  当时,河野就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准备在11月6日举行的美日首脑会谈中向特朗普提出这个四国战略对话构想,希望能得到特朗普的认可。而这次,特朗普刚到日本,就发表关于“印太”的演讲,意味也是十分深长了。

  除此之外,美国与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关于“印太”地域联动的活动也一直在推进。

   4。 这是否代表特朗普政府关于“亚太”战略的成型?

  刁大明:准确来说这是一个方向,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可能性。

  不只是特朗普自己,最近,他身边的不少官员也频繁提到这个概念。11月2日,麦克·马斯特表示,特朗普此次亚洲行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推广“自由开放的印太区域”。10月份的时候,蒂勒森也表示,特朗普政府决定大幅度深化与印度的关系,以确保印度-太平洋地区继续保持自由与开放。

  陈一诺:事实上,从今年8月公布“南亚新战略”以来,特朗普重视印度,打算将印度洋与太平洋连成一片的战略意图就日渐明了。以往谈美国的两洋战略是指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如今到了特朗普的手上,两洋战略却再次被扩展,以后恐怕将变成“印太”和大西洋了。

  以印美关系为例,今年8月,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商量在两国的外交和国防部长层面,建立新的“2×2”印美对话机制,突出国防与安全议题,使得印美关系重点从奥巴马时期的“外交+贸易”转变为“国防×安全”,就是在突出印度在美“亚太”战略中的地位。

   5。 如果美国真的要部署“印太”战略的话,印度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林民旺:如果这一策略真的成型的话,印度可能会成为其战略“支柱”。

  最近,美国频频向印度抛出橄榄枝。

  根据特朗普8月的“南亚新战略”,在印巴关系中,美国要着力发展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特朗普还指责巴基斯坦庇护恐怖分子,要巴基斯坦与美国相向而行,否则将切断对其援助。

  10月24日至26日,蒂勒森对印度进行了他担任国务卿以来的首次访问。双方尤其讨论了“印太”地区的安全挑战、互联互通问题,如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话暗指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意味还是比较强的。

  此外,美国还在积极推动印度“向东行动”政策(Act East policy),与美国、日本的“印太”战略深度对接,逐步形成美国主导的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为主轴的亚洲安全架构。因此,除了要建立美印外长与防长的“2+2”对话机制,双方还将努力推动建立美、日、澳、印四国领导人对话机制。

   6。 “印太”战略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刁大明:用一句话概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方面,直到今天,“印太”还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照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政策来看。当年奥巴马并没有在中东过多纠缠,而是把重心放在了TPP上,但从结果上来看,这一策略并不成功,很多经济议题都没有得到推进。而现在特朗普还要兼顾中东,期待用中东来反哺亚太,恐怕很难奏效。可以说,按照目前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要想维持在这两个区域的主导地位,我觉得是非常难的。

  但是无论如何,如果这一概念真的成为其“亚太”政策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对中国有进一步制约。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上,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和干扰因子。这是目前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并且保持高度警惕的。

  观点/刁大明、林民旺、陈一诺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