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井研县聚焦改革抓要事  蹄疾步稳求突破

19.02.2016  10:59

  井研县以绿色有机为方向,创新体制机制,通过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农业专合社和专业大户,积极引进工商资本,连片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种养基地,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释放农村活力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奠定了深化改革的坚实基础。创新农业融资模式,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实施“收益评估+多方担保+银行放贷+风险共防”的可持续农村信贷模式,试点以来累计发放贷款82笔、9524万元,“井研模式”全省推广。2015年12月28日被列入全国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创新产权交易模式,组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团队,制定《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流程和交易规则》,实行“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鉴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监管、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诚信建设”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完成农村产权交易15宗、850万元。探索土地托管服务,实施“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的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合作模式,累计托管土地1.1万亩,实现农民年节本增收580万元。

  二、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连片建成标准化种养基地103个,出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发展国家级农民专合组织6个,累计流转土地11.0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7.8%。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示范园区,支持农业园区实行建园团队和管园团队分离的“双团队”经营管理模式,实施“千人万亩计划”,通过“返租倒包”模式将“大园区”发展的特色产业返租给农民等“小业主”经营管理,壮大了井研杂交柑橘、特色水产、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益柑橘园区创建为乐山首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鼓励特色农业园区构建服务平台、技术平台、产销平台“三大平台”,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技术支持规范化,产品销售统一化,提高经营管理分工负责的专业化水平。

  三、以三产融合为方向,延伸产业链条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探索“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的路子,打造农旅一体化示范园区,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县境内丰富的水库、湖塘,举办四川省首届库钓冠军赛,打造“国家级钓鱼运动基地”,促进现代渔业提质增效、渔农增收。依托繁盛果业举办全县首届柑橘采摘节,宣传了井研杂交柑橘,推动了柑橘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南杂柑之乡”。依托绿源现代农业,与天天、申通等快递公司及安能物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县乡村户四级电子商务发展网络,覆盖全县199个村、283个网点。充分挖掘县内土鸡蛋、土猪肉、黑花生、柑橘等生态农产品资源,支持农户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2015年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2000万元。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蓝雁、哈哥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7家,数量居全市之首。

  四、以新村建设为龙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编制《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总体规划》和32个新村聚居点规划,建成集益乡雨台村等新农村综合体3个,实施农房风貌改造680户,提升改造新村聚居点12个。探索涉农项目集中打捆、竞争立项和直投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统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抓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建立了集中支付、公开公示、项目管护、档案管理、绩效评价“五项制度”,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水稻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29132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6万亩、村组道路380公里、机耕便民道350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89公里,新建渠系56.2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