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蜗居”折射大都市的硬伤

10.12.2013  19:34

近日一则“井下蜗居”的消息印发众多关注:一男子生活在平均不足6平米的井下。井里堆置着各类生活用品,例如吃剩的馒头、用过的被褥、衣服、蜡烛、球鞋、雨伞等等。随着媒体对此事的关注热情不断提高,相关部门也站出来表示一定会对该事件彻查、整改。

而整改结果令人哗然。相关部门将井口封闭,通知各地相关政府将人员遣返回故地。

井口已封,人员已遣返。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却不免让人伤感。倘若不是通过媒体之口,这样的“井下蜗居”不知还要持续多久。莫非之前政府压根儿不知道此事,我看未必,定是做了那睁眼瞎。当然,政府的后续反应还是很迅速的,妥善的处理了此事,只是单纯的封闭井口、遣返相关人员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

这些居住在井下的人,他们并非这个城市的流浪汉,他们只是这万千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中间的一员。根据相关政策他们本可以申请廉租房,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委身于这险象丛生的井下,过着和这个大都市形象极为不符的生活。

个别记者曾采访过这里的某些住户,询问他们在这里居住是否觉得没有尊严。事实上对于一群早晚奔波只为生存的人,尊严已是他们的奢侈品。

部分愿意遣返的人群,已随原籍政府工作人员回到了故乡。当然还有那么一些人被剩下了。他们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当初选择了离开就必定有离开的缘由。

被剩下的人,他们的下一个家在哪里?桥洞、公园的长椅还是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但是我们这个城市到底回馈了他们什么。我想这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而是每个都市人都应该思考的。

作者:成都市金牛区图书馆 饶 钢